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根据雷电电磁脉冲产生的原理,分析了雷电电磁脉冲对计算机的干扰方式,提出了计算机防雷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2.
利用广东省闪电探测系统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探空资料及雷击点附近的风廓线雷达、多要素自动站等资料,对发生在湛江市东海岛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内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雷暴天气发生在受高空槽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的天气过程中,雷击电流强度一54.46366kA,雷电流上升陡度28.66508kA/μs。雷击点在低涡云团内,雷击点雷达回波强度超过45dBZ,风向从底层向上随时间顺转,雷击发生前后雷击点附近的降雨量、风向风速、本站气压和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产生了明显的突变。发生雷击的当日是处在大气层结由不稳定转变为稳定的过渡时段,弱冷空气、强降水和雷暴的共同作用消耗了大气中的能量和水汽,使大气层结回复到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3.
根据雷州半岛夏季雷暴的气候特征,利用布设在雷州半岛徐闻、遂溪两点的LD型闪电定位系统对雷州半岛的闪电进行观测,对雷州半岛7月份的逐日闪电总次数、正闪比、幅值均值、幅值分布、闪电波前陡度、闪电累积概率分布等观测值进行分析,得出了雷州半岛夏季闪电活动的部分规律。分析表明:雷州半岛夏季最大闪电电流峰值为-153 kA;负闪明显多于正闪,占闪电总数的71.71%;电流峰值都主要集中在10 kA~40 kA;闪电波前上升陡度相对集中在1μs~20μs,占观测总闪击的91.5%,3μs~10μs达到峰值。分析所得结论对本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利用0.25°×0.25°分辨率的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907号台风“韦帕”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韦帕”具有非对称结构,强度稳定,移速缓慢,路径复杂,降水量大,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副高减弱东撤、“双台风效应”与“韦帕”自身的不对称结构导致台风路径多次转折;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水汽使台风持续维持热带风暴级别,并给海南、广东、广西带来了强降水;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和上升运动与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强度与同时段降水量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涂石飞  徐峰  常舒捷  季倩倩  张羽 《气象》2019,45(7):920-930
利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历史路径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海洋Nino指数ONI等,采用合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TC活动对夏季(SU型)与秋季(AU型)ENSO事件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在SU型El Nino期间,西北太平洋TC强度与持续时间增大,强台风活动较多;在AU型El Nino发生时,TC持续时间及强度均大于SU型的频数也较之偏少,但超强台风活动较多,约占TC总数的1/3,生成位置也较SU型偏东,但登陆我国的TC频数较少。在SU型La Nina期间,TC强度、持续时间较小,以低等级TC活动为主,活动位置整体偏西。当AU型La Nina发生时,TC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强等级TC频数均大于SU型,且TC活动位置相对SU型偏东。中太平洋地区相对涡度异常、大气垂直风切变、SSTA等条件差异是SU型与AU型ENSO期间TC活动产生差异的重要方面,副热带高压强度及位置变化对TC活动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6.
自2001-2006年,中国科学院与英国鸟类研究中心联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和昆仑山、青海玉树地区、西藏那曲地区的猎隼(Falco cherrug)分布状况与繁殖生态进行深入调查。考察行程上万公里。卫星跟踪显示在俄罗斯、蒙古繁殖的猎隼迁往青藏高原越冬。但是,实地调查表明,在新-青-藏还有一些繁殖种群;繁殖区的海拔高度从600 m,上升至5 200 m。根据观察,猎隼喜欢沿用旧巢,多数巢属于"垃圾巢"。因为高原缺乏合适的巢材,那些人类遗弃的皮管、铁丝、皮带、破布、汽车零件、骨片、绳子等垃圾充斥于巢穴之中。考察期间,共找到100多只猎隼成鸟、约35个猎隼巢或巢区;分布地点涉及昆仑山脉、准噶尔盆地、卡拉麦里山脉、北塔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山脉等,包括新疆奇台、且末、青河、塔城,青海楚玛尔河、五道梁、曲麻莱、雁石坪、玉树,西藏安多、那曲等。猎隼巢址多位于悬崖凹陷处(21个)、河岸砂土洞(5)、桥梁(2)等处;巢高于地面7~30 m。通常沿用渡鸦、大鵟、棕尾鵟、金雕的旧巢,有同步繁殖现象。附近有鼠兔、雪雀、地鸦、岩鸽、石鸡、沙鸡等活动。巢区沿着山脉或者丘陵连续分布,巢间距最近2.5 km,通常4~8 km或更远。在准噶尔盆地其繁殖密度1.1~1.6对/1 000 km2。通常4~5月产卵,窝卵数3~5枚;5月上旬和中旬已有部分幼鸟出壳。虽然在中国捕捉猎隼现象十分猖獗,但考察结果依然令人振奋。建议中国猎隼研究小组(CSRG)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卫星跟踪、GPS定位、电子微芯片标记(PIT)、DNA指纹图谱分析、人工猎隼栖架和巢穴招引技术等,不断完善监测手段和管理机制,为猎隼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索马里急流和南亚高压对印度夏季风(Indian Summer Monsoon,ISM)爆发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基于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提供的逐日数据,结合印度气象局对ISM爆发日期(即印度次大陆最南端的喀拉拉邦降水骤升的日期)的统计数据采用功率谱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滑动相关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索马里急流和南亚高压对ISM爆发的协同作用。【结果】ISM爆发前1候至当候,印度地区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同时对流层低层索马里急流的强度和范围不断增强,使阿拉伯海地区的西南气流不断增强,将阿拉伯海地区大量水汽输送至印度大陆,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印度南部降水量剧增,ISM爆发;当5月下旬的南亚高压、索马里急流以及阿拉伯海地区水汽通量和气旋性环流均显著偏强时,ISM会提前爆发,降水也会异常偏多。【结论】ISM爆发日期受到索马里急流和南亚高压两者协同作用的影响,而并非单独受到某个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发育咸化湖盆沉积,但是对于湖盆的咸化程度一直没有详细论述,其沉积响应特征亦不清楚。文中利用系统测试得到的硼元素及黏土矿物资料来开展古水体盐度恢复,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新生界为咸化湖盆沉积,最高盐度大于20‰;(2)不同盐度地区的沉积响应特征不同,其中陆源碎屑物供给区古盐度小于12‰,滨浅湖区古盐度在10‰~18‰之间,半深湖区古盐度大于18‰。在中高咸化湖盆水介质的控制作用下,沉积物分布表现为单层厚度小(一般为1~3m)、砂/泥岩互层频繁、三角洲沉积相带分布较窄、细粒沉积物分布范围较广、发育特有湖相碳酸盐岩和膏盐岩及与陆源细碎屑呈混积等特征。  相似文献   
49.
铁路沙害整治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徐峰 《中国沙漠》1994,14(2):69-74
概述了铁路沙害状况及沿线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对30多年来研究建立的5种铁路沙害防治体系结构模式进行了剖析,评价分析了每个防沙体系的不同结构和功能、体系的整体特征以及推广应用的主要条件;同时针对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特点,提出了铁路沙害整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0.
湛江东海岛一次春季海雾的宏微观结构及边界层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晶晶  牛生杰  张羽  徐峰 《气象学报》2014,72(2):350-365
2011年2—3月利用雾滴谱仪、能见度仪、风廓线雷达及100 m边界层气象要素梯度观测塔在湛江东海岛开展海雾综合观测试验。选取2011年2月23—24日一次约15 h的浓雾过程,从宏微观角度着重分析了其间近地层风、温、湿结构和热、动力演变,微物理过程和爆发性增长特征,及湍流通量输送。结果表明:来自南海暖海面的偏东南暖湿气流平流至广东省沿岸冷海面,发生冷却并达到饱和形成海雾。偏东南暖湿气流为浓雾的酝酿、生成及成熟提供了充沛水汽和稳定的逆温层结条件,逆温强度与暖湿气流强度关系密切。海雾多发生在270 m以下,当630—870 m 高度层存在明显的下沉运动时,150—390 m高度层则可保持近似等温和弱逆温层,阻止了下层(270 m以下)水汽与其上层(390 m以上)干冷空气交换,导致下层大气持续高湿稳定状态。整个过程中,雾滴数浓度(N)、含水量(W)、平均直径(Dave)、谱宽(Dmax)和有效半径(Reff)的平均值分别为248 cm-3、0.102 g/cm3、5.2 μm、36.0 μm和7.0 μm。雾滴数浓度(N)与平均直径(Dave)在雾发展初期(生成、发展)和末期(消散)多成正相关趋势,而在成熟阶段两者多成反相关趋势。雾前4小时稳定层结及偏东南暖湿气流持续增湿可认为是雾层爆发性增长的酝酿阶段,雾滴谱拓宽是经过活跃—稳定—爆发的3阶段完成,湍流混合对其影响不大;浓雾快速消散是雾滴蒸发、重力碰并沉降、湍流碰并沉降等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直径大于21 μm液滴的大量耗散是消散的重要阶段。雾前,湍流由强转弱。雾发生后,湍流持续较弱。由于东南急流引发的风切变导致湍流增强,感热通量出现向上强输送,这与冷海雾维持阶段高层热量交换过程类似。雾消散时,湍流逐渐转强。平均动能在雾前和雾中的两次跃增与偏东南暖湿气流显著增强有关,而雾成熟期湍流动能大幅跃增主要是由雾顶辐射冷却产生的热力湍流和风切变引发的机械湍流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