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新县花岗岩岩基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全岩元素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测试,研究探讨其成岩年龄、岩石成因、物质来源以及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年龄为125.5±1.5Ma,属于早白垩世产物。全岩元素地球化学成分表现为高硅、富碱,贫镁、铁和钙,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和Pb,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和Sr、Ba。全岩同位素具有中等略偏高的Sr 初始比值(87Sr/86Sr)i=0.706949~0.707086;低的放射性Pb同位素组成[ (206Pb/204Pb)i=16.611~17.152,(207Pb/204Pb)i=15.304~15.432,(208Pb/204Pb)i=37.316~37.702]; 低的Nd初始比值(εNd(t)=-13.65~-13.51)和老的Nd模式年龄(TDM2=2.12~2.13Ga)。锆石原位Hf同位素具有较低的初始比值(εHf(t)=-22.92~-19.40)和老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2.39~2.61 Ga)。综合以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结果及Sr-Nd-Pb-Hf同位素组成,新县花岗岩岩基应属于分异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是化学成分类似于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TTG型岩浆岩的扬子下地壳在非加厚下地壳(深度小于35km)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CHILLER软件模拟了紫金山铜金矿床主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混合和局部减压等焓沸腾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矿化具有低的HS^-和Ca^2+浓度,高的As含量。在混全和沸腾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pH值和fO2逐渐降低,这是些金山铜金矿成矿流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铜陵冬瓜山层状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冬瓜山铜矿床热液流体氢、氧、碳和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O2可能主要来自被岩浆同化的原始地层中海相沉积碳酸盐;ISr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的特征。各种类型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硫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的特征,铅则以上地壳铅为主,混有少量的地幔铅。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  相似文献   
15.
湖南常宁康家湾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矿石硫、铅同位素,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以及含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等综合研究,探讨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矿石的δ34SVCDT介于-2.71‰~-0.90‰之间,均值为-1.42‰,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介于18.227~18.573之间,均值为18.485;207Pb/204Pb介于15.661~15.695之间,均值为15.682;208Pb/204Pb介于38.673~38.964之间,均值为38.820;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具有放射铅的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含矿石英中的δDSMOW介于-68.00‰~﹣60.00‰之间,均值为-64.00‰;δ18OH2O介于-7.25‰~-5.17‰之间,均值为-6.23‰;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有大气降水。含矿方解石中的δC VPDB介于-0.50‰~0.30‰之间,均值为0‰;δ18OSMOW介于14.10‰~16.80‰之间,均值为14.40‰;含矿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与地层灰岩中的碳、氧同位素值大致相近,表明矿石中碳主要来源于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灰岩。以上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混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根据火成岩(SiO_2>52wt%)中钛铁氧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运用桐庐、七宝山,庐枞、宁芜四个火山岩盆地的部分样品资料,解释了钛铁矿中的 MnO 含量、MnO(Mt)-Mn(Il)图解和共存的钛铁氧化物中 T-fO_2图解,并讨论了这些图解在区分火山岩与次火山岩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宁芜和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两个“聚宝盆”。该区地质找矿与理论研究程度很高。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进一步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深化理论认识,开拓找矿思路,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成矿作用与特定地质环境相关的认识出发,以地  相似文献   
19.
金堆城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金堆城斑岩钼矿是东秦岭超大型钼矿带内最重要钼矿床之一,该矿床的形成与中生代花岗斑岩有关,且岩体顶部发育了典型的钾长石石英条纹岩。矿区内含脉率和裂隙发育程度可作为矿化强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成矿流体研究表明主要成矿阶段温度为200°C±;成矿流体含盐度具有双配分模式特征,盐度介于275~425w(NaCl)eq%和061~17w(NaCl)%两个区间之内;成矿流体成分以富Cl-、K+、SO2-4、贫F-、Na+、HCO-3为特征。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δ34S‰介于123~434之间;δ18O‰介于1183~859之间,δD‰介于5722~12069之间;稳定同位素数值说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有雨水加入  相似文献   
20.
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含矿裂隙分布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金堆城斑岩钼矿含矿裂隙系统的定点等积测量数据用分块三次多项式汉梅特插值趋势面分析程序进行电算,编制了各主要成矿阶段的裂隙密度和含脉率等值线图以及裂隙产状等密图。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裂隙含脉率峰值区以矿化斑岩小岩体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与钼品位变化趋势一致,这类裂隙是在斑岩造成的热应力破裂基础上,再经区域构造应力多次作用形成;成矿前和成矿后裂隙系统的含脉率极值区偏离或远离斑岩体,仅与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有关。裂隙系统主导走向为北北西,成矿产生在以压应力为主的构造环境中,含矿裂隙系统的特征与成矿过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