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质学   109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本文用铅、锌在花岗质硅酸盐熔体与流体间的分配实验确立了铅、锌的流-熔分配系数(D~(V/L))与氯化钠摩尔浓度[m_(NaCl)](0—6mol/L)间的3个线性关系式以及D~(V/L)与F/Cl、K/Na摩尔比值间的变化关系。这些结果被用来定量探讨花岗质岩浆-热液体系中铅、锌成矿的可能性和可能规模,以及碱质、挥发分相对含量对铅、锌成矿的不同影响等矿床成因方面的基本问题,得出了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运用地洼成矿理论对河南省内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总结 ,认为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它们主要表现为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并对构造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凤凰山铜矿南区花岗闪长岩体与大理岩接触带附近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存在多个总体,即岩体、未受明显热液蚀变的大理岩和蚀变矿化大理岩,岩体与大理岩的Cu异常下限分别是562×10-6和51×10-6.构造地球化学Cu等值线上得到的贯穿岩体的大面积高值区只是一种虚假异常,实际上反映了岩体的高背景值.通过标准化处理后得到Cu的标准化参数S,以S=1.654(即总体累积概率95%)为异常下限,圈定了3个异常区,其中中部异常区沿外接触带分布长达近千米,宽数百米,具有蚀变、角砾岩化及方铅矿细脉等特征,是重要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4.
东南亚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上,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也是全球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几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形成环境及变化的原因、成矿物质来源和导致金在不同环境下沉淀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5.
低温下非静水应力作用固体颗粒间流体因其参与流体—矿物反应和流体传质而在地壳岩石变形和同构造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粒间流体的性状、粒间流体—矿物反应和粒间流体传质都与固体颗粒所受应力密切相关。流体膜是非静水应力作用下固体颗粒间流体存在的主要形式,流体膜的厚度和成分决定着究竟是流体膜中水化力、双电层排斥力,还是因双电层而引起的流体渗透压在流体膜传递应力的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应力通过改变固—液界面上固体物质的自由能而影响固—液界面反应和流体的传质,并对这一应力感生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演。  相似文献   
106.
论新疆喇嘛苏铜矿床的多因复成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喇嘛苏铜矿床产于浅变质的库西姆契克群碳酸盐岩和海西期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受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因素控制,有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型和热液充填型矿化;成矿物质既有来自地层的,也有来自深部岩浆的,成矿经历了多次富集和改造作用。因此,该矿床具有多成矿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多控矿因素、多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和多成矿作用的特点,是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07.
着重探讨了凤凰山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岩体的成因,认为凤凰山岩体为复式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慢碱性玄武岩浆,成岩构造环境为造山带和岛弧环境,成岩过程中经受了钙质围岩的同化混染。  相似文献   
108.
河南大河铜矿成矿特征和深边部及外围找矿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洼学说成矿学理论为指导,据地物化资料,研究大河铜矿的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并对其深边部及外围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大河铜矿所赋存的二郎坪群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属二郎坪裂谷活动的产物,铜锌矿初始矿化发生于晚元古代或早古生代,地洼阶段的叠加矿化(构造叠加改造)对矿床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矿床属于构造-流体再造富集型多因复成矿床.矿体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雁行式排列,是剪切作用所形成局部张应力的产物,构造是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和类型对成矿有利,矿区深边部及外围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9.
豫西寨凹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认为该区存在斑岩铜矿的找矿前提.根据蚀变、化探和物探资料,确定寻找隐伏斑岩铜矿有利部位在杨沟-李家沟-三道沟一带,尤其是在李家沟和三道沟之间.提出应开展地表蚀变填图及物探工作,确定找矿靶位,进行深部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10.
云南中部富碱斑岩成岩成矿的大地构造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富碱斑岩是地洼阶段的产物,受大地构造位置和构造单元的控制。富碱斑岩形成于源岩的分离熔融过程,因此源岩的形成和演化又间接地控制斑岩的成岩成矿作用。构造历史-动力分析表明,源岩的形成是构造长期演化的结果。早在太古代初本区就形成雏陆壳,而后晚太古代原陆壳活动阶段超基性岩浆侵入构成了富碱斑岩的源岩,同时富集了部分成矿物质。地洼激烈期深部流体上侵引发源岩的重熔,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为含矿岩浆。不同岩区构造背景的微小差异,造成源岩的组成、深度和重熔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富碱斑岩的岩石类型、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丰度和成矿作用,形成与富碱花岗斑岩有关的铜钼矿和与富碱正长斑岩有关的铅银矿两个成矿亚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