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张雪亭 《地质与勘探》2014,50(4):659-665
索拉沟大型铜多金属矿位于鄂拉山叠覆造山带。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相学和原岩恢复综合研究表明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含矿围岩为杂色非晶质致密块状均质、具条带状构造的不纯硅质岩,其中夹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根据岩石化学特征,其中火山岩属中性火山岩类。从火山岩原岩恢复图解看,在TiO2-SiO2图解中6个点全部落入火成岩区,而(al+fm)-(c+alk)-Si图中6个点有3个落入火山岩区,3个落入钙质沉积岩区,火山岩属于安山质岩类。综合研究认为,索拉沟含矿地层的宜归属为鄂拉山组,矿床类型属与弧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热液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32.
依据青海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矿床物质来源、矿物、元素分带、成矿热液演化中铜多金属矿床的性状,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其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两个阶段。中三叠世海底火山喷发喷气活动携带大量成矿物质,在浅海台地相对低洼的部位(还原条件下)与火山碎屑物、陆源物一起沉积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矿源层"或贫矿层,在随后的(印支期)造山过程中,受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作用,地层中岩石脱水、成矿元素活化、聚集形成富矿溶液,并沿地层层理、岩石破裂运移,交代岩石中化学性活泼的组分或充填于岩石裂隙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3.
柴达木盆地北缘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SHRIMP年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套侵位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构造带中,面积达350km2,是我国最大的环斑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440±14Ma,属加里东期,晚于柴北缘UP-UPF榴辉岩、岛弧火山岩及俯冲型花岗岩的时代约30-50Ma左右,形成于造山运动由挤压造山向后碰撞拉张体制的转折构造环境,代表了加里东运动的终结。榴辉岩—岛弧型火山岩—俯冲花岗岩—环斑花岗岩共同构成了柴北缘构造岩浆演化的完整旋回。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和时代的准确确定对认识柴北缘加里东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阐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运动的构造演化和结束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约束。  相似文献   
34.
基于遥感影像信息的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影像( T M 影像、黑白航片) 信息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活动构造影像空间信息识别模式,发现了新的分支活动断裂。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是青海省自然景观梯度带、地质灾害和气候转型带,这些特征构成其识别的宏观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