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ws)属于海洋蓝细菌,是目前已知数量最多、细胞体积最小的产氧光合微生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大洋的真光层,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参与者.原绿球藻在适应地球海洋环境的漫长过程中不断进化,是古老生命体——蓝细菌的最新进化形态之一.原绿球藻通过多样的生态型和亚生态型,提高其基因组多...  相似文献   
162.
处理尼泊尔境内及中国藏南的连续GPS数据,获得尼泊尔地震震后1 a的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震后形变主要发生在尼泊尔北部及中尼边境区域,水平形变以向南运动为主,垂直形变以隆升为主。采用有限断层模型反演的震后余滑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同震破裂下倾部分,向下延伸至30 km,平均余滑深度为20 km。震后1 a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8.8×1019 Nm,等价矩震级为MW7.3,占同震释放总能量的12%。扣除黏弹性松弛效应之后,反演的余滑分布更加集中于同震破裂下倾区域,断层模型底部无余滑,平均余滑深度减小为16 km。经黏弹性松弛效应改正后的余滑模型释放的地震矩为 5.7 ×1019Nm,仅为同震释放能量的8%左右。该余滑模型不但提高了数据的拟合精度,且其分布特征更接近应力驱动的模型。由于震后余滑发生在深部而非浅部未破裂区域,说明断层浅部仍处在闭锁状态,其未来的地震危险性仍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