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全新世气候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兴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芸  朱诚 《地质论评》2001,47(5):556-560
来自长江三角洲的薛城遗址和金址三野村遗址的孢粉和植物硅酸体鉴定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的兴衰与全新世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薛城遗址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它是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新仙女木冰期之后,该区进入明显的持续增温时期,直至全新世高温期,持续较长时期的暖湿气候使该区新石器文化得以发展,金坛三星村新石器遗址相当于马家浜 文化中期至崧泽文化中期,崧泽文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出现和繁荣的,但在5500a BP之后,气候极为冷干,加上当时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导致崧泽文化发生中断。  相似文献   
52.
海岸带地区SPOT-5遥感影像无控制点正射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庆  刘佳  李静  张芸  苏艺  高伟明 《测绘科学》2013,38(3):121-124
本文利用ENVI遥感软件处理平台,针对海岸带地区影像特点,对传统的SPOT-5遥感影像正射校正流程进行改进,主要有:增加SPOT传感器辐射校正;在影像融合前,使用伪正射校正代替几何校正;利用GDEM数据代替传统的DEM测量数据及野外测点数据;使用Google Earth Bridge功能检验校正结果精度。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无控制点正射校正流程可有效减少人为误操作产生的误差,降低了正射校正的难度,提高了影像处理的效率,拓宽了影像检验的思路。正射校正影像精度符合研究要求,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3.
54.
张芸  杜杨松  鲁颖淮  曹毅 《地质学报》2015,89(Z1):245-247
<正>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岩浆演化以及区域成矿的重要作用。安徽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的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壳幔相互作用以及铜、金、铁、硫矿床成矿有密切的关系。铜官山矿区是铜陵矿集区中五大主要矿区之一,该区出露的石英二长闪长  相似文献   
55.
文章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从陆海统筹、改善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创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动海洋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南通海洋经济强市发展。  相似文献   
56.
三江平原和横断山区的泥炭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平原和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炭资源两大丰富区,作者详细论述了三江平原和横断山区的泥炭资源分布、泥炭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泥炭的形成和积累是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由于地貌、地质、气候以及各种成矿作用组合的差异,不仅造成泥炭分布的时空不平衡性,而且也影响着泥炭性质、质量,左右着泥炭开发利用的方向。泥炭质量评价以泥炭的性质为依据,是泥炭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决定着泥炭利用的方向和效益。  相似文献   
57.
放牛山遗址是长江下游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根据ESR测年、粒度和磁化率等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下蜀黄土堆积时的古环境。分析表明,本区中更新世中晚期经历了4个气候相对温湿阶段:0.12-0.16、0.18-0.20、0.26和0.32MaBP,下蜀黄土是中更新世庐山冰期气候比较干凉时期的风成堆积,下蜀黄土堆积时气候环境总体上要比北方黄土热得多。磁化率与古温度、古降水量的回归关系分析表明,中更新世中晚期比中更新世中期气候更加干冷,更有利于黄土堆积。  相似文献   
58.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 000年来的沉积环境和风尘堆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双堰塘剖面的粒度、磁化率和氧化物进行了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区3000a来的沉积环境变化,并对全新世第1寒冷期的风尘堆积作了初步探讨。该区3000a来的风尘堆积是在全新世第1寒冷期(1000-850BC),即是亚北方期又是新冰期时形成的。而此寒冷期又存在次一级的气候波动。风尘堆积下层是在干凉气候下形成的原始风尘堆积,而上层气候趋于冷湿,流水作用增强,原始风尘堆积被流水搬运,在此形成次生黄土。由于所受水动力条件和风化程度的不同,本区风尘堆积与长江下游地区的风尘堆积以及北方黄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59.
江苏江阴祁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诚  张芸  张强  陆建芳 《地层学杂志》2003,27(4):314-317,323
江阴祁头山遗址区有厚达 2 4 8cm厚的马家浜文化层。对该遗址地层的孢粉、微体古生物沉积学和环境磁学分析表明 :江阴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就已经成陆 ,此时海岸线分布在该区以北 ,江阴北门外护城河北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可作为证据之一。剖面磁化率分析结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期间温暖湿润 ,适宜的气候促使人口急剧增多 ,稻作农业得以起源并迅速发展。马家浜文化层之上出现间断现象 ,可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4 0 0 0 a BP前后普遍存在的特大洪水所致。该时期洪水可能威胁先民的生存 ,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由于丧失基本的生活资料 ,先民可能迁居他处 ,寻找适宜生存而不受洪水威胁的区域生活 ,由此形成了马家浜文化和近现代之间文化间断现象。  相似文献   
60.
<正>自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各级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公众都对《条例》的运行给予了高度关注。从信息公开业务的办理情况看,由于国土资源涉及的利益大、群体众,成为群众要求信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