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集日本冲绳源河川和边野古川的日本绒螯蟹样品参考果蝇与蚤状线粒体DNA12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相同片段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冲绳两河川4只日本绒螯蟹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为458bp,其A、T、G、C含量分别为160bp(34.94%)、179bp(39.08%)、49bp(10.70%)、70bp(15.28%)同果与蚤状蚤相同基因片段的序列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72.
1 INTRODUCTION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is one of important issues for learning digestive physiology of fish, and widely applied in commercial fish culture. So far, the data obtained in fish showed that the diges- tive enzymes were qualitatively similar …  相似文献   
73.
某拟建油气管道纵向斜穿勐梅河滑坡,滑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安全运营。通过现场调查和勘探,查明了该滑坡的变形特征、空间形态特征、结构特征、水文地质特征,通过分析该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和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给滑坡的防治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4.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水温(25.0±0.5)℃条件下,研究30d养殖周期内,4个梯度的溶解氧(T1:2.0±0.3、T2:4.2±0.3、T3:6.8±0.7、T4:13.6±2.1mg/L)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溶解氧对实验虾的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存在显著影响,实验结束时,T4处理组实验虾的存活率最高,达到99.48%,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组(P<0.05),但与T3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低氧条件下死亡虾甲壳薄软、被残食等现象较多。养殖30d后,T1处理组实验虾平均湿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他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食物转化效率、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随水体溶解氧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在高氧处理组(T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淀粉酶活力在4个溶解氧处理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低溶解氧会使凡纳滨对虾生长受到抑制、死亡率升高;而超饱和溶解氧则能够促进对虾的饵料转化效率、保证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75.
采用线粒体 COI 基因和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 ITS-1基因,对荣成(RC)和即墨(JM)2个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Schrenck)野生地理群体及一个人工繁育的即墨子代(JZ)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探讨即墨人工繁育的子代作为荣成魁蚶底播增殖苗种的可行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差异主要存在群体内。荣成野生群体和即墨野生群体间的Fst值,基于COI基因和ITS-1基因分别为0.1678和0.1193,表明荣成野生群体与即墨野生群体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繁育的即墨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荣成野生群体与即墨子代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较之与即墨野生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更大。如果采用即墨子代在荣成底播,可能会对荣成野生魁蚶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采用即墨人工繁育子代作为荣成魁蚶底播增殖的苗种来源时必须十分慎重,并在苗种繁育时尽量采用大群体有效亲本。  相似文献   
76.
河口、海湾沉积磷在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探讨海陆交互作用带近代沉积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与大气圈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的相关关系 ,综述了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海陆边缘近代沉积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赋存形态、与相关元素的耦合关系等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中的特殊意义。藉此追溯过去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区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作用的影响 ,揭示河口、海湾近代沉积磷对过去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为预测未来区域和全球变化趋势及建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贝类,筏式养殖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测定了不同季节灵山湾筏式养殖魁蚶及其3种潜在食物源(表层颗粒有机物SPOM、底层颗粒有机物BPOM和附着微藻AM)的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结合胃含物分析研究了海区食物源结构的季节变化对魁蚶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魁蚶及其食物源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魁蚶的δ13C值(-19.6‰~-19.2‰)介于SPOM (-23.3‰~-21.8‰)、BPOM (-22.1‰~-21.2‰)和AM(-17.0‰~-16.0‰)之间,δ15N值范围集中在8.7‰~9.9‰。冬季魁蚶的δ13C值最低,δ15N值则最富集。水体颗粒有机物(主要由浮游植物组成)是魁蚶的主要食物来源(60.0%~77.8%),以夏季的饵料贡献率最高;海区再悬浮作用使BPOM的贡献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30.8%~47.1%);而养殖网笼上的附着微藻也可为魁蚶提供约22.1%~40.0%的食物。研究揭示了筏式养殖魁蚶可以混合滤食颗粒有机物和附着微藻,附着微藻是其重要的食物补充。  相似文献   
78.
对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Sebastes schlegeli)鳃、头肾、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盐度为5的低盐胁迫30d后,鳃氯细胞顶端小窝较浅,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较松散,线粒体数量少且不发达,而经盐度为40的高盐胁迫后,鳃氯细胞的顶端小窝较深,胞质内微细小管系统发达且分布密集,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表明细胞的泌氯功能和细胞代谢水平明显提高。水体盐度变化使实验鱼头肾中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粒细胞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同时水体盐度变化对许氏平脾脏中粒细胞的形态、结构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79.
大菱鲆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菱鲆是欧洲沿海的特有名贵鱼类之一,于1992年引入我国,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一个主养品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视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菱鲆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报道,结果表明,大菱鲆对蛋白质有很高的营养需求,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鱼体的增重方面影响极显著,对配合饲料的转换率影响显著。脂肪可以促进大菱鲆蛋白质的转化利用,从而达到节约饲料蛋白质的目的。饲料中的脂肪酸对大菱鲆特别是其仔稚鱼的生长很重要。目前国际上大菱鲆的饲料配制水平差别较大,研究认为大菱鲆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42%以上,脂肪含量为12%以上。随着大菱鲆对各种营养参数的研究完善后,必将会提高饲料的配制水平。展望了大菱鲆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的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0.
鱼类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液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此项技术发展至今已取得很大成就。国外学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冷水性鲑鳟鱼类及某些海水鱼上,而国内以研究四大家鱼及其他淡水鱼类精液的超低温保存居多,只有少数学者研究如真鲷、黑鲷、花鲈、大弹涂鱼等海水鱼类精液的超低温保存。本文就开展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研究的意义、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的基本生物学原理,及有关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现状等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