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主要针对省级 92 1 0系统中SW30 0共享磁盘柜出现故障 ,且又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的情况 ,为了不影响卫星通信气象资料的正常传输 ,提出了应该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52.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道路属性指标的权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车辆导航系统的路径规划中,如何标定道路权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道路元素的各种属性指针进行加权,获得了较切合实际的指针权重结果,为车辆导航系统中的路径规划提供更准确的结果,使获取的最优路径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53.
稀有金属矿产对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至关重要,硬岩型锂矿床作为稀有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其岩石成因和成矿机制有待于深入系统研究。文章系统研究了四川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含矿伟晶岩、无矿伟晶岩、细晶岩、角岩、片岩、板岩等全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Pb-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以探讨花岗岩与伟晶岩的岩浆起源及其演化过程。二云母花岗岩形成时代为206.0 Ma,伟晶岩形成时代为186.7Ma,为印支旋回强烈造山运动之后相对宁静阶段的产物。二云母花岗岩具有高w(Si O_2)(73.20%~77.85%)、w(Al_2O_3)(13.9%~15.22%)、w(Na_2O)(3.08%~4.89%)和w(K_2O)(2.01%~5.13%),低w(Ca O)(0.32%~0.75%)、w(P_2O_5)(0.09%~0.31%)、w(Ti O_2)(0.02%~0.06%)和w(Mg O)(0.12%~0.26%)的特点,铝饱和指数为1.09~1.19,稀土元素总量较低,δEu=0.52,具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TE_(1,3)=1.09~1.19),ε_(Nd)(t)=-3.9~-2.3,ε_(Hf)(t)=-35.1~2.9,δ~(18)O=5.69‰~15.01‰,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为高分异S型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与片岩、板岩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类似的Pb-Nd同位素组成和Nd同位素模式年龄,是由片岩、板岩部分熔融产生的。含矿伟晶岩与无矿伟晶岩具有一致的Hf-O同位素组成,且位于二云母花岗岩的Hf-O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含矿伟晶岩、无矿伟晶岩和细晶岩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但其∑REE丰度明显低于二云母花岗岩体,表明这些岩石与二云母花岗岩具有成因关系,是二云母花岗岩高度结晶分异的产物。在此基础上,详细刻画了川西甲基卡硬岩型锂矿床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54.
为加强海洋测绘数据集的规范性,制作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集,从用户需求、数据模型和编码格式等三方面分析梳理了数据集制作的前提、基础和条件。讨论了影响数据集数据模型和编码格式选择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制作海洋测绘数据集应重点关注数据模型和编码格式的兼容性、扩展性及标准化的问题,并从采用标准、用户需求和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制作海洋测绘数据集的一些原则性意见,可为数据集制作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以济宁S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的层状云降水资料为例,分析了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相关系数(ρhv)对偏振参量的影响以及近距离双偏振参数的特征。利用雷达最高扫描仰角的层状云降水资料,对小雨和干雪两种自然目标物差分反射率因子(ZDR)的订正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SNR小于21 dB时,ZDR、ρhv、差分传播相位偏差(ΔΦDP)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随SNR的变化波动明显,ZDR、ρhv、差分传播相位DP)不稳定,数据质量差。SNR大于21 dB时,ZDR、ρhv、ΦDP才具有可信度,且随着SNR的增大,ZDR、ρhv、ΦDP的稳定性越来越好。(2)SNR大于21 dB、ρhv<0.965时,ΔΦDP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随ρhv的变化而波动剧烈;SNR大于21 dB、ρhv>0.965时,ρhv越大,ΦDP的值越稳定。(3)受地面噪声干扰、近距离地物以及天线旁瓣的影响,0~15 km的近距离偏振参数不稳定,数据质量差,业务应用中需特别注意。(4)利用小雨和干雪两种自然目标物对ZDR系统误差进行标定,通过对比发现,小雨粒子的ZDR系统误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比干雪粒子小很多,且小雨粒子ZDR系统误差订正曲线比干雪粒子稳定;小雨粒子相比于干雪粒子,其ZDR系统误差订正效果更稳定;经过系统误差订正后的降水粒子的ZDR值较订正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6.
“将心比心想群众之所想,换位思考急群众之所急”,“您的满意是我工作的进步”,“以诚待人,尽心做事,提供一次服务,结识一位朋友”……近来,一句句人情味儿十足的“服务承诺”出现在孟州市基层国土所每位工作人员的办公台上,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看了之后心里暖融融的,感到特别温馨。  相似文献   
57.
利用山东青岛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数据,研究了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HYSPLIT)和轨迹统计(TrajStat)软件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传输路径进行了研究,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oncentration Weighted Trajecto‐ry,CWT)对其潜在源区和浓度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青岛市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35.3μg·m-3,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PM2.5质量浓度年超标率分别为8.22%,7.40%,11.51%和7.38%,重污染日仅出现在冬季,夏季从未出现...  相似文献   
58.
原特提斯洋的俯冲时限以及俯冲极性还存在较大争议,对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端的昆南亚带中敖洼得花岗闪长岩体开展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454±2 Ma,指示侵位时代为晚奥陶世.岩石Na2O/K2O比值为0.92~2.68,Mg#为39~43,A/CNK为1.00~1.03,属准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标准化图显示右倾,(La/Yb)N介于17~46,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及中等-弱的Eu负异常(0.48~0.96).花岗闪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L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Cr、Ni含量较低,Sr/Y均值为55.全岩(87Sr/86Sr)i较为均一(0.705 9~0.706 3),εNd(t)变化范围为-4.1~-1.9,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3~1.5 Ga,锆石εHf(t)变化范围为+5.4~+9.2.敖洼得花岗闪长岩具有低镁埃达克质岩的特征,为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熔融后的洋壳残留应为含石榴子石角闪岩,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角闪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指示岩体形成于火山弧环境,结合昆中断裂带内蛇绿岩及其两侧相关变质岩、弧花岗岩、弧后盆地火山岩等的综合对比,笔者认为昆中缝合带原特提斯洋(昆中洋)在晚奥陶世存在双向俯冲,敖洼得岩体形成于原特提斯洋的南向俯冲消减过程.   相似文献   
59.
利用山东惠民国家基准气候站2018年12月—2019年11月的黑碳质量浓度、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 GDAS 数据,研究了该地区黑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并基于后向轨迹模型对其潜在源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观测期间,黑碳质量浓度平均值为 3.22 µg ? m-3,季节变化呈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点;春、夏、秋季黑碳质量浓度的高频值在 2 µg ? m-3 以内,冬季的高频值在 6 µg ? m-3 以上。2)黑碳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结构,峰值分别出现在 06:00—08:00 和 19:00—21:00,谷值出现于 13:00—15:00。3)降雨和风对黑碳质量浓度有明显影响。非降雨期黑碳质量浓度是降雨期的 2.8 倍;当风速小于 3 m ? s-1 时,黑碳质量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冬季在西南西方向、春季在正南方向过来的气团易造成黑碳质量浓度高污染。4)惠民气流输送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春、秋、冬季来自鲁中、河北和苏北等周边地区的气流所占比例较高,对应黑碳质量浓度高值;夏季来自海洋方向的气流占比较高,对应的黑碳质量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60.
山东省雷电监测网采用LD-Ⅱ雷电定位仪组建,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有效维护是发挥其效益的关键,从LD-Ⅱ雷电定位仪的构成、原理、日常维修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供各级业务人员在使用和维修中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