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首先对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坐标转换模型进行了分析,其误差方程中的系数矩阵也存在误差。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推导了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整体最小二乘三维坐标转换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基于罗德里格矩阵坐标转换和整体最小二乘的优点。最后通过C++编程计算两组不同数据算例说明该方法比基于罗德里格矩阵坐标转换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2.
着重对大华北地区1900年以来Ms≥6.0地震空间分布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空间迁移特征。经研究发现,大华北地区强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大体可分为两大区域。1906~1976年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大华北中部的主体地区,且强震活动具有成带性由南向北迁移,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活动强度逐渐增强的特征,最终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标志,结束了主体地区的强震活动。1976年以后地震活动则转移到大华北西北、东南两个边缘地区,强震活动明显减弱。这一规律性现象的发现,对于分析该地区今后地震活动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亦为研究强震迁移规律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3.
济阳自动与人工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差值和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利用济阳2010年2月23日至2010年12月8日期间,DZNl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同地段人工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观测的数据反映的土壤水分变化波动较大,自动站观测的土壤水分相对平缓。在0~20cm土层一致性表现好,40~50cm土层表现较差。0~10cm,10~20cm,20~30cm土层和70~80cm,90~100cm土层人工观测值高于自动站测值,30~40cm,40~50cm,50~60cm土层人工观测值低于自动站测值。分析结果为评估DZNl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监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4.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岩石可压性评价是储层压裂改造层位优选、压后产能评估的重要基础工作。准中4区块致密砂岩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亟需通过压裂改造提高工业产能。因此,以董2井北三维区侏罗系致密砂岩为例,基于岩石三轴实验建立了致密砂岩断裂能密度—弹性模量的拟合公式,采用矿物成分法和弹模-泊松比法确定了研究区不同深度岩石脆性指数,采用岩石破裂准则确定了研究区不同深度的裂缝发育指数。以断裂能密度表征致密砂岩断裂韧性,以裂缝发育指数表征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综合考虑岩石脆性、断裂韧性、地应力环境和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因素权重,建立了适合深层致密砂岩的可压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压裂性指数大于0.55时,可压性好;可压裂性指数介于0.50~0.55之间时,可压性一般;可压裂性指数小于0.50时,可压性差;研究区D7井的最佳压裂层位为4145~4160 m、4470~4480 m、5290~5330 m,D8井的最佳压裂层位为5120~5330 m、5350~5365 m,D701井的最佳压裂层位为3900~3910 m、4430~4440 m、4455~4465 m、5125~5135 m。   相似文献   
45.
马陵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百歌  张春 《江苏地质》2009,33(3):331-334
乱采滥挖形成了一个废弃矿山带,区域范围内,采坑密布,不仅在景观上造成了苍凉景象,而且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马陵山废弃矿山的综合治理方案和施工工艺,主要有采空地覆土植树工艺和局部石质坡面挂网喷播工艺以及步道景点布设技术。  相似文献   
46.
中中新世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磁化率显著增高,在区域内已成为地层对比标志,然而其磁性增强机制依然不清楚.本文对秦安地区QA-I剖面约14~17.1 Ma期间的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岩石磁学(热磁性质、磁滞性质、非磁滞剩磁与饱和等温剩磁比值χARM/SIRM等)和色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QA-I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样品中磁性矿物为准单畴(PSD)磁铁矿、超顺磁/单畴(SP/SD)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古土壤中细粒磁赤铁矿含量高于上下相邻黄土层.CBD(Citrate-Bicarbonate-Dithionite)处理方法显示,中中新世风尘序列中碎屑成因的PSD磁铁矿含量变化不大,约14.5~16.0 Ma期间成壤成因SP/SD磁赤铁矿含量的增多,是导致该时期风尘堆积序列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这与该时期较低的土壤发育程度并不一致,表明CBD处理方法虽然可有效获取成壤成因SP/SD磁赤铁矿信息,却无法区分其为当地还是源区成壤成因.低温磁学研究表明,QA-I剖面约14.5~16.0 Ma期间SP/SD磁赤铁矿可能为碎屑磁铁矿颗粒的风化外壳,其含量高低变化与风尘样...  相似文献   
47.
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一段是松辽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习惯上称之为中部含油组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及古生物资料综合研究表明,中部含油组合由超层序SSQq-qn的高水位时期和湖泊萎缩时期形成的青山口组二三段和SSQy-n的低水位时期和湖泊扩张时期形成的姚家组和嫩江组一段组成。中部含油组合内部的姚家组底界为超层序界面,其顶底分别为超层序SSQq-qn和SSQy-n的密集段。中央坳陷区中部含油组合发育的地层较全。青一段和泉头组四段顶部组成1个三级层序,包含2个四级层序;青二三段由3个三级层序构成,又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姚家组由2个三级层序组成,并分别对应1个四级层序;嫩江组一段相当于1个三级层序,其中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不同级别的层序在古生物、岩性—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资料上都有特征的响应。  相似文献   
48.
汪名鹏  沈轩宏  张春 《探矿工程》2008,35(12):45-49
杭州湾海域以“怒潮海湾”著称,潮差大、水流急,水文条件极其复杂。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域工程地质钻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不同的海域条件下钻探设备的选择和平台搭建的方法,并对杭州湾复杂海域条件下工程地质钻探施工的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经济、适用、简便与安全的海域工程地质钻探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9.
通过分析昌邑-新河测段1991~2019年LCR-G型与CG-5型相对重力仪的相对重力观测数据和测点附近水文资料发现:1)2009~2018年相对重力观测值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昌邑市地下水位下降,水位降低的最大影响可达132 μGal;2)2014-05~2016-03相对重力累计下降72 μGal,并在2016-03~2018-05快速回升,这一现象是否与动力学原因有关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50.
玲珑金矿黄铁矿电阻率特征及含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铁矿是热液型金矿床中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之一,其物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指示了金的富集规律。采用BHMR-08型半导体矿粒调温电阻测试分析仪测量了胶东玲珑金矿的黄铁矿电阻率。结果表明,50~60℃测试条件下,所测黄铁矿电阻率值变化幅度最小,说明上述温度是测黄铁矿电阻率的合适温度范围。在此工作基础上,系统测量了玲珑金矿47号脉不同标高的14件黄铁矿样品的电阻率,结合该脉金的富集特点发现,黄铁矿电阻率为0.4~0.8Ωm时含金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