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5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具外壳的陆相淡水根足纲(Rhizopoda)原生动物,广泛栖息于湖泊、泥炭、沼泽、土壤等各种淡水潮湿环境,由于其壳体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而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泥炭和湖泊湿地的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大部分有壳变形虫是世界广泛分布的,但是也有一些种类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布格局.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  相似文献   
42.
大气污染是影响儿童肺功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关联性研究证据大多来自发达国家且以细颗粒物影响为主。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气污染物(PM2.5、O3)短期暴露对中国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选择2014—2015年江苏省7个城市1081名3—5年级的儿童,对其进行肺通气功能的重复测量和问卷调查。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大气污染物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日和不同累积滞后暴露在PM2.5和O3环境与肺功能指标存在明显的急性效应。当日PM2.5和O3浓度每升高10 μg/m3,肺通气功能分别降低8.8(95%置信区间(95%CI):4.0—13.7) mL和21.1(95%CI:13.8—28.4) mL。累积滞后5 d的PM2.5浓度对肺通气功能影响最大,累积滞后7 d的O3浓度对肺通气功能影响最大。PM2.5对男孩和有过敏史的儿童的肺通气功能影响更大。本研究提示,PM2.5和O3短期暴露对儿童肺功能存在影响,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重大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是前沿的应急管理理论之一.通过分析情景构建的技术内容及方法,对地震重大事件进行情景构建.以地震情景描述、震后灾区情况、震后应对等进行实例分析,为地震应急准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提供依据,为地震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系统与区域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同时,引入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度旅游经济边界效应。以太湖跨界旅游区为例,对跨界旅游区与区域系统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进行测度和互动分析。研究显示,假定太湖旅游区为无障碍旅游区的理想情形下,各区域层级耦合协调度值多数处于0.802~0.861,太湖旅游区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极度协调,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考虑到目前旅游经济边界效应之后,发现从整体到省级、市级层面太湖跨界旅游区与其所在区域的耦合度数值均有所下降,处于0.082~0.549,这说明行政区经济对旅游区与区域系统的耦合发展阻滞作用较大。消除旅游经济边界屏蔽效应,促进要素流通,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跨界旅游区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5.
琼州海峡白沙门海滩是海口市重要旅游资源,历史研究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其一直处于侵蚀退化状态。本文选取1994—2015年的19景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白沙门海滩水边线并计算海滩坡度,分析海滩冲淤,结果表明:1994—2008年海滩处于冲刷状态,高潮位的水边线平均向岸回退了104.71 m, 低潮位的水边线平均向岸回退了95.49 m,但是2000年附近时段的人工补沙弥补了海滩侵蚀退化;2008—2015年海滩转为淤积状态,高潮位的水边线平均向海前进了34.17 m,低潮位的水边线平均向海前进了25.52 m,海滩淤积可能是海滩东侧的新埠岛围填海工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46.
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002-2011年大气污染物的现状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西安市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探讨了空气质量为优及轻微污染以上的天气事件对应的高空典型环流形势,研究污染成因及污染物传输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市污染较为严重的污染物为PM10,较大浓度值出现在冬季采暖期,雨水能够对污染物起到有效的湿清除作用,且空气质量状况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天气系统具有延续性是造成空气质量的延续性的可能原因;逆温的存在、最大混合层高度的降低造成大气层结稳定,风速较小,阻碍空气的对流运动,使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能力很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造成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引起空气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利用来自ECMWF的ERA-40风场资料,就北印度洋海表风速的长期变化趋势展开分析,以期可为海洋水文保障、防灾减灾、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58-2001年期间,北印度洋低纬度海域、索马里至斯里兰卡一带的大范围海域的海表风速表现出显著的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基本在0.01-0.02 m·s-1·a-1;呈显著性递减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亚丁湾、红海、波斯湾、斯里兰卡北部零星海域、以及缅甸仰光西南部近海等小范围海域,约-0.01-0.005m·s-1·a-1;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海域的海表风速在近44年期间则无显著性变化趋势;(2)近44年期间,北印度洋海域的海表风速整体上以0.0061m·s-1 ·a-1的速度显著性震荡递增,震荡区间在5.0-5.5 m·S-1之间;(3)不同海域海表风速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表现出很大差异:冬季和夏季,大部分海域海表风速的变化趋势显著,春季次之,秋季仅在赤道附近一带海域呈显著性递增;(4)近44年期间,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存在显著的2.0年、2.6-3.7年、5.2年的变化周期,以及26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  相似文献   
48.
人工回灌过程中,回灌水的注入使目的含水层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微生物条件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以上海市某人工回灌试验场为例,在分析人工回灌过程中水化学演化特点的基础上,应用DGGE技术对场地回灌过程中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研究,为评价人工回灌对地下水水质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人工回灌作用使目的含水层地下水中的Eh值及DO质量浓度升高,分别由64.0 mV、1.12 mg/L升至534.4 mV、1.44 mg/L;同一位置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原始地下水状态的相似性随时间降低;同一时刻距离回灌井越远的监测井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越接近于原始地下水状态。随着回灌的进行,目的含水层地下水中优势菌属(种)共有7种,其中Rubrivivax gelatinosus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phosphatis clade IIA str.的反硝化能力以及Rhodoferax ferrireducens对Fe3+的还原能力,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快递包装废弃物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吸纳了大量的快递包装,而且包装废弃物也非常多;(2)快递材料主要有纸包装,塑料袋,胶带和缓冲填料四种类型;(3)学生和学校在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方面表现不佳;(4)本文研究的样本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分为四类,由此得出女大学生比例较高的大学应更加重视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问题。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1)建立校园垃圾回收系统是解决快递包装废弃物问题的最有效方法;(2)社会应该倡导绿色包装,从废物产生的源头进行管理,因为大多数快递包装材料不易自然降解,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存在巨大的隐患;(3)学校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果教育和惩罚结合实施,包装物回收制度将能更好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