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矩阵法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重点研究并利用模型定量计算了济西、西郊、市区、东郊开采地下水以及补源等对泉水位的影响,进行了2个方案的优化管理,对济南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实现"保泉供水"向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2.
通过对大连地区工程场地各类岩土剪切波速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大连地区工程场地各类岩土剪切波速的变化规律及在一定土层深度内的分布范围,可在大连地区工程实践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3.
青峰叠翠,万木争春……在焦作市中站区武钢黏土矿废弃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令人震撼称奇——昔日一个个挂白的山体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布满山头爬满坡的绿色植被,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穿梭其中……"前几年,这里废弃矿渣成堆,到处都是大深坑,山头光秃秃的,看不到一点绿色。春天一刮风,漫天沙土,  相似文献   
164.
基于中国西南地区5个省(市)2001年—2010年期间由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影像资料反演得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产品数据和区内气象站点的连续观测资料,提取了研究区内各气象站点印迹区的NDVI值,计算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D指数(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之差)这两种气象干旱指数。依据全国植被类型图(2000年版),对研究区内的主要植被类型在季节时间尺度上开展了这两种气象干旱指数与距平NDVI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距平NDVI对D指数的最大响应滞后约一个月,在此尺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性,所选取的6个季度的相关系数均接近或大于0.7,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对干旱敏感的植被类型如旱地和草地等,表现出更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3和0.71(平均);在干旱季节,D指数与距平NDVI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异规律,而Pa指数仅在旱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或对干旱比较敏感的植被类型区与距平NDVI表现出一致性分布。  相似文献   
165.
祁连山东段宝积山—红会煤盆地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祁连山东段的宝积山—红会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侏罗纪沉积盆地,侏罗纪煤系由冲积扇沉积体系,经过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向湖泊沉积体系过渡的沉积序列组成,并充填于印支运动后的裂陷盆地内。盆地活动断裂边界的内侧发育冲积扇裙,向着不活动边缘的另一侧,逐渐被河流沉积体系和湿地沼泽系统替代。扇前湿地是主要聚煤场所,形成的煤层层数少,主煤层厚度变化大,煤体呈简单指状。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具有富滋养或低位性质,形成的煤层灰分产率高,硫含量有明显的分带性,其变化取决于泥炭沼泽与冲积扇体的相应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66.
采用异常频次累加法和异常频次变化速率法研究了水化群体异常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方法可以对水化异常性质进行判别,证明该方法对震情的判别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类型前兆观测项目异常性质的判别,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7.
周安朝  张慧等 《地质论评》2001,47(2):175-183
本文对辽宁南票及内蒙古大青山区上石炭-下二叠统地层中火山事件沉积进行了系统的岩矿鉴定,差热,X光,电镜测试及微量稀土元素定量分析,两剖面自下而上共划分出12期火山事件沉积序列,包括了34-39层火山事件沉积层,由于各层均具有特定的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为进一步查明华北板块北缘火山事件沉积的展布规律,并利用火山事件层作为标志层进行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对天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地震、地热、煤级及其时空分布、煤层埋深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天山北缘及其邻区早中侏罗世大范围分布的低级烟煤主要由深成变质作用形成,深成变质作用具普遍性。深大断裂带及其附近局部发育的中级煤烟是在深成变质基础上,叠加了高温气液热变质作用而形成。属于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一种模式,也是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9.
煤系地层中高岭石的形态-成因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煤系地层中的主要粘士矿物——高岭石有独特的形貌特征。这些特征反映物源、沉积环境以及成岩后生作用的特点。本文将矿物形态与成煤各阶段的地质环境相联系,把煤系地层中高岭石划分为碎屑状高岭石、胶凝状高岭石、玻屑状高岭石、鳞片状高岭石四种形态-成因类型。它们相应的成因类型为沉积成因、胶体成因、火山灰蚀变成因、成岩变质成因。认识和研究高岭石矿物的形态与成因,在煤田地质学领域中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松辽盆地隆起区地壳反射结构与“断开”莫霍界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松辽盆地内实施了4条近垂直反射地震法地壳精细结构探测, 获得了双程旅行时为15 s的松辽盆地地壳叠后偏移反射剖面. 重点研究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与东北隆起区反射结构特征. 发现松辽盆地隆起区内整体上表现出:由西至东沉积层厚度变薄, 由北向南沉积层厚度增厚; 无论是东南隆起区还是东北隆起区, 壳内反射图案在南北向与东西向均变化剧烈; 东北隆起区莫霍界面双程反射旅行时变化范围为9.6~11.0 s, 深度范围为30~34 km, 东南隆起区莫霍界面双程反射旅行时变化范围为9.7~10.4 s, 深度范围为30~32 km. 由叠偏剖面资料分析可见松辽盆地隆起带内莫霍界面反射出现特异的断开特征, 错距达0.1~0.5 s, 约合2 km左右. 断开带附近存在多组剪切断裂并表现出隆起带内断开宽、两隆起带交界部位窄的空间分布规律. 这些反射图像与特异莫霍界面反射被推断为多期次黑龙江微陆块弱碰撞、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等动力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