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提出了一种对Landsat8和Worldview2协同后的岩性分类方法。首先对Landsat8和Worldview2影像进行协同:在对Landsat 8全色波段与其多光谱进行自协同后,与Worldview2多光谱第8波段数据协同,将协同后的Landsat8中短波红外数据与Worldview2数据进行叠加,得到最后协同结果。对协同后的数据进行岩性分类:利用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进行初始分类,由马尔科夫随机场法(Markov Random Field,MRF)对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终分类结果。采用新疆西昆仑地区遥感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证实协同后数据的分类结果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2.
以湖北省鄂州程潮铁矿和黄石大冶铁矿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数据进行提取分级、赋值统计及归一化等处理,构建了包括高程、坡度、地层、地下开采点的分布密度、相距最近地下开采点的距离、开采厚度与深度比值、蚀变接触带缓冲区、地下水深度以及地表地物类型的矿区采空塌陷易发性评价指标数据集;借助IDL语言调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将研究区2011和2012年的指标数据集作为输入数据,塌陷易发性作为期望输出,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区采空塌陷易发性预测模型;通过选取并优化训练样本,实现对2013年矿山塌陷易发性的预测。结果表明,高易发区及以上的区域包含89.91%的采空塌陷,随着易发等级的提高,采空塌陷面积占易发等级面积比也随之增大;采空塌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高易发区基本沿着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分布。模型解决了塌陷预测中的非线性映射问题,预测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吻合。BP神经网络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预测矿区采空塌陷的易发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录测井及岩心粒度资料,埘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延一段的岩石组分、结构构造、粒度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其沉积相类型。结果表明:延安组延一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两种沉积类型,主要包括河床和河漫两个亚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河床滞留、心滩、边滩、河漫滩、河漫沼泽、决口扇等微相。延一段延10油层组沉积时期,研究区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心滩发育,河道较宽,平面上摆动宽度为2~8km,主水流方向由西北至东南;延一段延9油层组沉积时期,受鄂尔多斯盆地湖水面整体抬升的影响,河道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研究区以曲流河沉积为主,发育两条曲流河,平面上摆动宽度约2~4km,河道凸岸发育边滩沉积。  相似文献   
104.
多时相不变特征集(TIC)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反射率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地物的高密度中心确定线性回归方程,与目前国内多采用的伪不变特征点(PIF)方法相比,在反射率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地物数量较少时,不受反射率发生变化地物的干扰。在植被覆盖程度高、城镇点较少的矿山环境中,反射率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地物较少,因此TIC方法适用于矿山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以鄂东南多金属矿区为研究区,使用TM数据,采用TIC方法对不同时相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了相对辐射校正,有效地减小了辐射差异,实现了多时相遥感图像的辐射归一化。  相似文献   
105.
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和整数规划模对对出版社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期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谋求长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嫦娥一号CCD数据的空间特征,开展月球表面陨石坑和线性构造目标识别的探索研究。利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将影像分割成许多目标体;为了解决过度分割和错分问题,根据分割结果对分割后的目标体进行合并;为获取地质意义和语义信息更丰富的陨石坑和线性构造目标,将合并结果导入ArcGIS进行手动修改。最后,以影像数据的空间特征为基础,基于规则分类原理,根据研究需要设定不同的识别规则,进行陨石坑和线性构造的自动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群变换分析了Lorenz方程三个定常解的性质,其结果表明:Lorenz方程的三个定常分叉解可以通过群{Ι,e}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8.
109.
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带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型矿床,矿区内发育大量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侵入岩体。矿区南东方向接触带的铅锌矿床,尽管最早受到关注并进行开采,但研究程度却仍然相对较低。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锆石Hf同位素、微量元素,首次对铅锌矿区内出露的含矿石英二长斑岩进行研究,23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3±0.12)Ma(MSWD=2.7,n=23),系中新世岩浆产物。在完成锆石测年后,同时对部分所测锆石进行了系统的Hf同位素原位分析,测得176Hf/177Hf值为0.282790~0.282913,εHf(t)变化范围为0.6~5.0,Hf同位素测试结果与亏损地幔地球化学储库的Hf同位素特征较为相似,表明石英二长斑岩的源区具亏损特征,但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下地壳物质的混染。稀土元素结果显示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明显的正Ce异常,Eu负异常,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与前人对钼(铜)矿区的研究结果一致,故推断铅锌矿与钼(铜)矿为同一斑岩系统的产物。结合与区域上相邻的甲玛、驱龙矿床,该矿床显示出与甲玛、驱龙等超大型斑岩型矿床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深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10.
尕尔穷铜金矿位于念青唐古拉板片与南羌塘板片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区内花岗岩类形成于燕山晚期,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以岩基、岩株、岩枝、岩脉等形态产出。岩石具有较低的SiO2(52.92%~79.21%,多数集中在60%~65%,平均为63.64%)和较高的Al2O3(10.43%~16.49%,平均为15.23),高碱(ω(Na2O+K2O):4.86%~7.15%),ω(Na2O)/ω(K2O)比值变化较大(0.26~2.26),弱的负铕异常和负铈异常,相对富集不相容元素Rb、Th、K、Ce,而Ba、Ta、Nb、Ti亏损。这些特征表明花岗岩类是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源区物质可能是基性玄武质成分,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环境,为深部地壳物质熔融后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