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县发生MS6.2地震,由于初始定位误差较大,余震序列分布离散,对呼图壁地震的发震断层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CAP方法反演主震及余震中MS ≥ 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余震进行重定位,得到了637个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呼图壁地震主震的最佳双力偶节面解为:节面Ⅰ走向82°,倾角18°,滑动角61°;节面Ⅱ走向292°,倾角74°,滑动角98°。其中节面Ⅱ为本次地震的破裂面。重定位后,主震的震源位置被重定为(86.36°E,43.79°N),震源深度14 km,根据余震的分布特点、震源机制解特征和区域构造特征,呼图壁地震的发震断层并不是南倾的准噶尔南缘断裂,而是在其北边的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断裂带上的一个反冲断层。在北天山区域内,由于构造反转的作用,存在诸多倾角在45°~55°之间的北倾的断层。根据GPS的资料显示,天山北部地区的应力在新生代晚期已开始积累,这增加了天山北部前缘的发震概率。  相似文献   
102.
藻类异常增殖引发的水华是威胁我国水源地水库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探究水源水库中藻类异常增殖的促发因素是防控藻类水华水质问题的前提。本文以太湖流域两个大(Ⅱ)型中营养水库为例,通过周年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生物量及相关环境因子逐月监测,分析影响水库有害藻类生物量季节性异常增殖特征及其促发条件。结果表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两个水源水库均存在蓝藻和硅藻阶段性异常增殖的风险,老石坎水库5月暴发了以曲壳藻为绝对优势种的重度硅藻水华现象,硅藻细胞密度达到6232×104 cells/L,赋石水库则在6和9月均出现了蓝藻细胞数达到水华级别的异常增殖现象。冗余分析表明,总磷、水温和水位是影响水库硅藻、蓝藻异常增殖的关键因素。非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表明,两个水库中水体总磷浓度显著影响藻类异常增殖强度的临界值为0.024 mg/L,而水温高于16℃时,硅藻水华事件可能发生,硅藻水华发生的最佳温度为22℃水温高于20℃时,蓝藻水华事件可能发生,蓝藻水华发生的最佳温度为30℃持续低水位或水位快速波动过程中藻类水华暴发的风险较高。研究表明,太湖流域中营养水源水库藻类异常增殖或藻类水华的发生往往是营...  相似文献   
103.
辽宁北部地区地形分异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北地区东部低山丘陵区存在植被垂直分异现象,中部平原区和西部沙质草甸草原区存在植被水平分异现象.对它们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区域地形特征直接控制和影响着地方气候和小气候、风化和成土作用、水文地质作用、表生带地球化学过程等生态环境条件,进而控制和影响着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即地形影响和决定生态环境条件,进而影响生物界(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地形与生物界具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密切关系.中小地形影响小气候,而小气候影响生物.  相似文献   
104.
天津市民购物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天津市民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 ,详细分析了天津市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特征、频度特征、时间特征以及目的特征和出行方式特征 ,并分别对城市商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经营管理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川、滇、黔接壤地区铅锌矿床的分布受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的控制。天宝山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变形的应力、应变场的分析显示与区域变形相对应的区域性应力场有印支晚期和燕山期两期,其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NWW向和SSW向,印支晚期区域性近东西向的挤压是形成NWW向容矿的张性断裂的主要动力,该期为主构造期;燕山期NNE-SSW向的区域性挤压应力,具有引发区域性NEE向张性容矿构造的条件。结合区域岩浆活动和矿床同位素年龄资料的分析,认为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发生的两次区域性小规模的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有较密切的联系,岩浆活动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和热能。构造应力、应变场所反映的构造期次、区域性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与铅锌矿床的成矿在时间上是同步的。该地区铅锌矿两期主要的成矿作用分别和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兰坪-思茅地块碰撞、义敦弧与扬子板块碰撞,以及早侏罗世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洋打开、扩张的时间一致。该地区两期主要的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晚期和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106.
昌宁-孟连构造带的地层层序、地层时代归属和构造背景一直是热点争议问题.在1:25万临沧幅区域地质调查和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弄巴剖面进行了细致的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重新厘定了该区的地层层序,更正了其地质时代,在恢复该区的构造背景和古地理格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滇西南耿马弄巴剖面是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7个地层断片组成的断片型地层体,其地层序列为:上覆新近系南林组,下伏大陆斜坡相碎屑岩沉积和代表洋盆沉积环境的两套地层.在此基础上,重新对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厘定了温泉组、曼信组、平掌组和南皮河组,并恢复了该区被动大陆边缘至洋盆构造背景,进而探讨了其古地理格架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07.
岩石应变测量与确定主构造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依据在四川天宝山铅锌矿控矿构造研究的成果,阐述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对确定主构造期的可行性与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8.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在SPSS 13.0统计软件支持下,对广东省21个中心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并将第一、第二和综合主成分按其得分水平进行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各主成分所代表的经济活力、农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潜力,在省域范围内的地域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且三者间差异较大.据此提出了有利于广东省城镇空间合理有序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9.
中天山下石炭统马鞍桥组中段的重结晶灰岩在Al-Fe-Mn和Fe-Mn-(Cu Co Ni)×10图解上的坐标落在热水沉积区内,为热水沉积形成。岩石中不同程度地富集金属元素Ti,Fe,Co,Cu,Zn,Pb和热液活动性元素As,Cd,Sb,Ba,F;显示沉积介质为海水和含金属热液的混合物。重结晶灰岩和与之共生的重晶石硅质岩的稀土分配模式具有轻稀土富集,弱的负Ce异常和强正Eu异常,为典型的热水沉积物的分布模式。其(Eu/Eu*)NASC值与现代大洋热水活动区的热水溶液相当,显示重结晶灰岩和重晶石硅质岩为在浅海热水喷口附近由高温热水溶液沉积而成,高温浅海条件下海水的沸腾导致了方解石的沉淀析出。重结晶灰岩和与火山岩中亲岩浆元素Co,Ni,Fe在Co/Y-P/Y,Ni/Y-P/Y及Fe/Y-P/Y图上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显示重结晶灰岩的形成与岩浆气液有关,表明在发生碳酸盐岩沉积时海水中混入了大量含岩浆气液的热液。该套热水沉积碳酸盐岩是灰质沉积物由岩浆喷发间歇期含岩浆气液、富含金属成分的热液与海水混合而成的热水溶液中沉积所形成。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