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坤  张青龙  毛云程  李丽  王若旭 《冰川冻土》2016,38(4):1121-1128
基于现场监测资料,对黄土路堑边坡坡面下土体水热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左边坡坡面下土体温度高于右边坡,左边坡冻结期和冻结深度小于右边坡;右边坡含水率变化深度大于左边坡,水分在边坡5 cm以上浅层土体中迁移速度基本相同,在边坡坡面25 cm以下土体渗透性差异较大,左边坡迁移速度低于右坡;冬季左边坡坡面下浅层土体和右边坡观测范围内地温低于0℃,右边坡坡面25 cm以上对应的含水率为零,而左边坡浅层土体和右边坡25 cm以下土体含水率并不为零;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在左右边坡土体中的显著程度和影响深度不同.  相似文献   
42.
以青海共和至玉树高等级公路中的实际设计断面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斜插式热棒路基和斜插式热棒-XPS复合路基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两种路基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降低其下部多年冻土温度,提高路基下冻土上限,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两种路基反压护道下多年冻土中有融化核出现,并且斜插式热棒路基下多年冻土中及斜插式热棒-XPS复合路基填土中有融化核出现;增加XPS保温板,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提升斜插式热棒路基的降温能力,使斜插式热棒-XPS复合路基降温效果优于斜插式热棒路基,且前者冻土上限始终高于后者,但对于增强其长期降温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李霞  张玲  郭爱香  张坤 《高原地震》2005,17(3):42-46
利用数字化地震资料,对青岛震群进行传统的P^-波初动符号求震源机制解的运算,由此获得该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并对震源机制的一致性进行量化分析,探索震源区在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应力场变化特征,由此了解地震孕育、演化及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4.
范运辉  朱其志  倪涛  张坤  张振南 《岩土力学》2019,40(Z1):181-188
外部荷载作用下的裂隙扩展在空间上一般是非均匀的,引起岩石材料的衍生各向异性。将材料离散成大量随机分布的由力键连结的物质点,基于力键的方向性,且将局部弹性张量离散成一定数量的方向张量,理论推导出力键模量与宏观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考虑力键断裂效应,建立了各向异性弹性损伤本构模型。为了模拟中等孔隙率岩石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脆性向延性转变的力学行为,在力键断裂效应中引入损伤抑制函数。通过模拟Tennessee大理岩和Indiana石灰岩的常规三轴实验,并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热河台-欧利坨子地区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的中段,为坳陷内始新世岩浆活动中心,在对火山岩发育年代,岩石类型及火山口位置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沙三段Ⅱ组粗面岩为研究对象,将储集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应用“宏观”统计和常规测试两种方法对孔隙度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建立了火山岩岩性和储集层评价的测井响应标准;  相似文献   
46.
孟庆田  兰安平  郑志勇  张坤  袁彬 《贵州地质》2017,34(3):210-213,222
本文依据贵州省榕江县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对榕江县旅游资源禀赋特征进行了归纳。同时结合榕江核心旅游资源分布、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资源开发区位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7.
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优化区域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实现区域内土地的节约集约、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现状,按照统筹安排城乡用地的原则,初步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与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调整的措施,以及如何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于佳琦  柳蓉  张坤  闫旭 《世界地质》2021,40(2):330-342
通过对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油页岩总有机碳、全硫、岩石热解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讨论了巴音戈壁组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表明:巴音戈壁组油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类型为Ⅰ型和Ⅱ1型.正构烷烃呈单峰分布,主碳峰数为nC27或nC31.甾类化合物中重排甾烷含量较低,以规则甾烷为主,C27-C28-C...  相似文献   
49.
油页岩是一种有机质富集的细粒沉积岩,高古湖泊生产力和稳定的还原环境是油页岩成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在含油页岩沉积组合序列中,经常出现火山、热液、大洋缺氧、气候突变、海侵、重力流等地质事件。通过对全国50个盆地、95个含矿区油页岩成因和分布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揭示出火山、热液、大洋缺氧、气候突变、海侵、重力流等事件不同程度地改变古湖泊水体条件,引发湖泊表层高生产力,促进藻类勃发和微生物繁盛,并形成稳定的湖泊分层环境,成为油页岩富集的有利因素。但若过量的火山灰、频繁火山爆发释放大量气体、高温高压的间歇性热液流体以及频繁的重力流作用将不利于油页岩富集。针对这些地质事件研究,目前还只停留在对单个事件的分析,未来需要从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出发,促进沉积学、地球化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揭示非常规油气资源沉积富集与重大地质环境突变的生态循环过程,进一步深入加强多种地质事件耦合作用对油页岩成矿影响,丰富非常规油气沉积学理论。  相似文献   
50.
干湿和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强度劣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李丽  张坤  张青龙  毛云程  李国玉 《冰川冻土》2016,38(4):1142-1149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土体季节性的干湿和冻融交替变化,采用直剪试验测试了原状黄土经干湿和冻融循环作用后的抗剪强度及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并进行了直剪后试样的易溶盐总量测定.结果表明:干湿和冻融循环作用对原状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极大,是造成黄土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抗剪强度逐渐减小,黏聚力逐渐减小,内摩擦角先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盐分迁移现象明显,土样下部易溶盐含量逐渐减少,上部易溶盐含量逐渐增加,并且试样的质量损失逐渐增加;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抗剪强度逐渐减小,黏聚力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而内摩擦角和盐分迁移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