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通过分析景观类型的斑 块大小、数量与形状特征以及主要景观要素间的转化关系,定量反映了1996~2000年三江平原景观数量结构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研 究表明,该时期人类活动的强度较大,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和林地、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相对应,林地、草地和沼泽湿地向较分散 小块分布发展,景观整体呈现破碎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评价初探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黄铁青  张养贞 《地理科学》2002,22(2):156-161
简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两个基本方面发展和可持续性,推导了评价中可能出现的8种评价结果,构建了能科学和直观地表达评价结果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坐标系,指出了表格式指标体系的缺陷,提出了克服这一缺陷的金字塔型指标体系,对当前主要的发展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比较后认为: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发展的适合指数,生态盈余是衡量可持续性的合适指数。  相似文献   
13.
STUDYONMODELFORREMOTESENSINGESTIMATIONOFMAIZEYIELDLiuZhaoli(刘兆礼)HuangTieqing(黄铁青)WanEnpu(万恩璞)ZhangYangzhen(张养贞)ChangchunInsti...  相似文献   
14.
Land-cover survey in northeast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INTRODUCTION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yandthegrowthofthepopulationsincethe1990s,therecomesnewdemandsforexploit...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和GIS的松嫩沙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利用1986年和2000年2期TM影像资料,建立相应的空间图形库系统,定量分析了松嫩沙地典型区近15a来土地利用数量变化,从土地利用斑块特征、斑块空间邻接关系变化和主导变化类型角度对土地利用/覆被格局进行了清晰的空间描述。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该区土地利用量变和质变活跃。耕地面状成片、条带状延伸和斑块状空间扩展,从整体上呈现集中化特征。较大面积的草地和林地被分割、破碎化,小块盐碱化草地空间聚集与扩张。耕地与草地、草地与盐碱地空间相邻度变大,草地开垦强度增大、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空间变化上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相互转化,以草地、林地-旱地,草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旱地、水田及旱地-水田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数据是开展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等各项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早期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数据,特别是卫星遥感数据出现之前 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信息通常很难获取。利用TM、MSS 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图、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环境背景图件以及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 据,选择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作为典型案例区,在GIS 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数字重建模型,再现了典型研究区20 世纪30 年代和50 年代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空间分布状况。通过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对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① 采用逐个图斑跟踪记录的方法对研究区各个时期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敏感 性进行分析,有利于揭示区域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规律;② 在定量、定位分析环境背景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分布及其变化的影响基础上,综合判断各种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分布概率,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数字重建提供依据;③ 对1:10 万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行性与可信度分析表明,地形图中土地利用信息完全能够达到一级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同时疏林地、灌木林、沼泽地、盐碱地、沙地等二级分类信息也能获取。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技术的黑龙江上中游河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Landsat-7 ETM+影像、地形图、数字高程数据等为数据源,从河道平面形态及河流纵剖面形态对黑龙江上中游河道特征进行分析。从河流动力特征、流域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活动方面探讨其对河道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黑龙江上中游河道曲折系数均值为1.20,属于微弯顺直型河道,整体相对稳定,但局部河段河道形态复杂,河流纵剖面形态为下凹型曲线;河流形态的形成遵循一定的河流动力学规律,是水流和河床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相互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GIS支持下的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态势评价研究   总被引:51,自引:9,他引:42  
黄方  刘湘南  张养贞 《地理科学》2003,23(1):95-100
由于自然条件的边缘性和过渡性,吉林省西部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敏感性显著,其土地利用呈现农牧业交错的过渡特征,是全球和我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典型区和首选区。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基本评价因素的数字环境模型。应用主成分综合分析方法,提出了生态脆弱态势指数模型,获取了吉林省西部近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