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华东、华中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华东、华中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论述了GPS和水准路线布测的精度,GPS、水准数据处理和似大地水准面确定所采用的方案,似大地水准面所获取的精度。最后评述了项目成果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系统可以维持相应地区的高精度、3维、地心、动态坐标框架,提供集约化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成为当前国际和国内发展迅速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可以广泛服务于国家大地基准、气象、地球动力学、地学灾害监测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对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提出了方案,并从建设目的、建设原则以及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浙闽赣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全德  郭春喜  王斌 《测绘科学》2007,32(1):11-13,17
本文介绍了国家测绘局在浙闽赣三省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试点项目中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论述了为满足项目精度目标,对GPS和水准路线布测和观测精度要求,以及GPS、水准数据处理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确定所采用的方案。分析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的精度,评述了该项成果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测绘基准体系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建设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的原则;阐述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结构;论述国家空间基准框架、高程基准框架、重力基准框架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全德 《地图》2003,(6):34-38
南沙群岛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椭圆形珊瑚礁群。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其范围指12°N以南至3°25’N之间的我国断续国界线及其自然连线以内的辽阔海域,东西向宽达1195千米,南北向幅长约973千米,面积706 800平方千米。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为国防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做好基础测绘服务,我国测绘工作者曾利用南沙科学考察等契机对南沙部分岛礁进行了多次测量。  相似文献   
16.
对测绘部门“十五”期间准备加密国家2000GPS大地控制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加密国家2000GPS大地控制网设计中应顾及的问题,以及处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国家测绘局在华北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中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论述GPS和水准路线布测和观测精度以及GPS、水准数据处理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确定所采用的方案。评述该项成果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在南海海域特殊的环境下,布设大地控制网的方案及作业方法。经过数据处理,获得了南海海域控制点在全球参考框架(ITRF)中的精确坐标,从而使南海大地控制网与大陆大地控制网联为一整体,使我国大地测量基准延伸到南海海域,为该海域今后测绘、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科学考察地学研究等提供了测绘基准。  相似文献   
19.
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应顾及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简述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方法;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讨论已知平均重力异常栅格分辨率,求高程异常与布测GPS水准点距的关系;论述在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项目设计中应采用统一的测绘基准、现势性好的高程起算数据,要全面规划和建设好地方测绘基础控制网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测量标志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全德 《测绘科学》2005,30(6):121-123
通过对华北地区水准测量标志破坏情况的统计分析,阐述了测量标志大量破坏不仅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几代测绘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更可惜的是我国失去了几十年可供研究地壳板块运动以及地球科学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和依据。根据对测量标志保护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测量标志保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