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数字化地形图等高线法是目前生成DEM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等高线作为数据源,在工程中大规模、批量化生产DEM时,DEM快速生产软件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等。该软件已申请专利,并成功应用于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DEM更新生产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等特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2.
利用格子理论模型探讨了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特征。该模型基于不同假设可发生一定转变,利用该理论预测甲烷吸附量的精度较高,绝对误差小于0.004 2mmol/g,预测精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升;模型中确定的理论单层饱和吸附密度Г0及吸附质分子与微孔表面之间的接触势能εs等参数可用来指示温压对甲烷吸附特征的影响及页岩中纳米级微孔发育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εs|减小,|εs|与温度间的变化近乎线性;Г0max0可以大体表征分子吸附状态,甲烷在页岩中吸附的Г0和|εs|值比富含纳米级微孔的多孔活性炭小得多。同时讨论了所定义参数Y与X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对微孔中吸附质分子间平均作用势εa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εa|<|εs|;在测试温压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εa|先升高后降低;温度较低时εsa倍率较大(7.05倍),随着温度升高,该倍率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平均约3.37倍)。利用该理论对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页岩在更宽尺度温压范围内对页岩微观结构表征或真实含气量关系研究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银川地区气溶胶特性的天空辐射计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基天空辐射计测定了银川地区2003年10月-2004年8月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采用"SKYRAD"模式同时反演了银川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波长指数、体积谱分布、折射指数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具有明显的H变化,4个季节的变化范围分别31%、33%、24%和38%,并主要表现出两种变化类型,而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冬季最小,波长指数变化与光学厚度变化基本相反,春季最小,冬季最大,这主要与北方沙尘活动有关;气溶胶尺度分布表现出双峰型结构,一种是位于半径0.15 μm附近的积聚模态,另一种是半径7 μm左右的粗模态,且粗模态浓度远大于积聚模态的浓度;折射指数实部春季明显升高,对波长的敏感性较低,而虚部春季显著下降,并且表现出对波长更低的敏感性,但两者在不同波段的微小变化均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且虚部表现的更为复杂;单次散射反照率春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并随波长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其他季节单次散射反照率在波长之间虽存在变化,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表明这种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别.  相似文献   
114.
根据国家1:50000地形图制图数据生产基于数据库的集中式制图管理、分布式分幅式制图生产技术作业模式的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了空间数据库的离线操纵技术,解决了数据库驱动的技术前提和分布式作业的生产现状二者之间的巨大矛盾。  相似文献   
115.
数字化地形图等高线法是目前生成DEM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等高线作为数据源,在工程中大规模、批量化生产DEM时,DEM快速生产软件的设计思想以及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等。该软件已申请专利,并成功应用于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DEM更新生产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动化等特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6.
粤北南雄陆相红色盆地及其紧邻的诸广山花岗岩区,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研究表明,南雄断裂带属于伸展体系下的低角度剥离断层,为浅层次的热隆伸展构造,断裂带上部为脆性变形层,下部为韧性变形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钻孔岩心揭露表明,断裂带岩石包括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糜棱岩。岩石具有显著的碱交代蚀变特征,部分糜棱岩后期遭受构造作用产生破碎,且有基性岩脉穿插。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碱交代和糜棱岩化程度与铀元素的富集有对应关系。这一规律性说明岩石的碱交代和糜棱岩化对铀富集的空间分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煤层游离气对于煤层气藏高产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尚缺乏识别煤层游离气的有效手段,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如何鉴定煤层气井中存在游离气;一般常用的测井背景值和中子密度重叠法不能有效证明煤层游离气的存在。通过构建井间声波背景值,结合含气饱和度及排采数据对煤层游离气进行定性识别,进而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利用井间声波背景值法识别煤层游离气可以排除煤质和煤层含水性等因素影响,对于识别煤层游离气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该方法对Z区块3号煤层进行游离气识别,含游离气井占总分析井的50%,通过井间声波背景值、含气饱和度及排采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交互检验,吻合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18.
数字化等高线质量的软件自动检查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DEM建库中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及实践,提出了在数字化地形图生产DEM过程中,解决等高线数据质量控制的两种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其在1:5万DEM数据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9.
一、引言展点仪就是利用直角坐标原理,展出地形图上所需要的公里网点、图廓点、各种外业控制点及室内加密点,按成图要求的不同比例尺展刺在图板或薄膜上,作为各种图解测图及编制象片图的依据。因此,展点图是地形图的基础,所展的点必须准确,精度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各测绘部门基本上仍使用手轮机械传动的展点仪,展点定位靠机械计数器,不同的比例尺安置是由变更齿轮箱内的齿轮来确定的。这些展点仪随着使用期的延长,机械式计数器的损伤,严重影响了展点精度,给作业带业不便。  相似文献   
120.
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 1∶1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建库是一项海量数据库建库工程。如何建立图幅达上万幅、数据量几十个GB的空间数据库是建库的核心问题。总结 1∶1万DEM数据库的建库经验 ,提出在建库之前必须进行充分有效的大规模的建库试验。在数据库结构和管理系统的建立时必须牢牢树立以应用为核心。在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上 ,应采用以计算机自动和辅助检查为主 ,以图面检查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