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萌芽于“天平式摆动”原理的发现,该原理是张伯声在秦岭及其南北两侧经过多年地质实践后提出的。地壳波浪的概念起源于对地块波浪的认识,后者又始于对秦岭造山带内“半地垒—半地堑”构造系列及其所具有的近等间距性的认识。再后,对地壳运动斜向性和周期性认识的深化,又缘于对陕西地震的研究。因此,陕西是波浪镶嵌学说的故乡。中国构造网由北东向的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各分带与北西向的特提斯构造活动带各分带交织而成,陕西即位于中国构造网的中央部位。由于属于环太构造活动带的燕辽—太行—龙门山构造带(Ct_4)和属于特提斯构造活动带的祁连—秦岭—大别构造带(Tt_4)的交织,在陕西中南部形成一个 X 形构造骨架,陕西境内的造山带及其分支全都位于这个骨架之上。这个构造骨架的中心是秦岭构造结(Tt_4Ct_4),其北为隶属于华北联合地块的陕甘宁地块(Tb_4Cb_4)之主体,其南为隶属于华南联合地块的扬子地块(Tb_3Cb_3)之西北一隅(汉南山块)。综观陕西各构造单元的特性,无不同华北、华南两大联合地壳块体的天平式摆动以及从东南向西北方传播的环太地壳波系和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传播的特提斯地壳波系的主导地位的周期性变更及其相互的叠加、干涉有关。秦岭构造结因其具有两大波系的双重构造活动性以及长期处于华北、华南地壳块体作天平式摆动的支点带上,因而具有很强的活动性与很复杂的构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波浪状镶嵌构造观点,对“汾渭地堑”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形成和发展都受环太平洋和地中海这两大地壳波浪系统周期性的交替活动所控制。它是一个在两个波系不同的交替期中分步骡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合地堑”。两大地壳波浪系统的这种交替活动至今仍控制着“地堑”内的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地壳的运动同自然界其它各种物质的运动一样具有波浪性质。地质发展和地质构造在时、空上的等距性及其可次分性,说明地壳运动具有级级相套的波浪性;任一地区构造方向的有限性和稳定性,说明地壳波浪运动波源的有限性和稳定性;而导致地壳作波浪运动的根源在于地球的脉动性。  相似文献   
14.
浙江建德铜矿(原名岭后铜矿)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探明的中型铜矿,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即钦杭结合带)北东段。文中系统研究了建德铜矿主成矿期块状矿石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主要发育三类包裹体:包括富液相包裹体(I型),富气相包裹体(II型),以及含子晶包裹体(III型);显微测温结果显示:I类富液相包裹体加热后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80~340℃,流体包裹体盐度0.63~8.00 wt.%Na Cl eqv,II类富气相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气相,均一温度296~334℃,盐度1.22~2.00 wt.%Na Cl eqv的低盐度范围,III类含子晶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与II类包裹体基本相同,介于290~326℃,盐度则较高,介于31.87~38.16 wt.%Na Cl eqv。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揭示,流体挥发分主要为水蒸气,同时部分包裹体气相组分中含有CO2、CH4、N2。II类与III类流体包裹体在视域内共存,且两者均一温度相似,盐度相差很大,表明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发生。流体强烈沸腾作用是造成建德铜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原因。成矿流体研究结合地质特征表明,建德铜矿是燕山期的矽卡岩型矿床而不是海西期的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以地壳上存在的北冰洋——南极洲和太平洋——非洲这两个主要波系为基础,对地壳的一级波浪状镶嵌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撮 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镶嵌构造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镶嵌的地壳》[2]一文发表后,有些同志向作者提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有:镶嵌构造是怎样形成的?镶嵌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根据这一观点如何进行大地构造分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写了《从镶嵌构造的观点说明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1),《地壳波浪运动——形成镶  相似文献   
18.
地球在宇宙中犹如太沧一粟或大海一滴,每粒每滴都是太沧与大海的一个分子,它们无时不在结合与分散之中。这种结合与分散是在同地、同时、辩证地发展着的。所有的星体都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它们是随地随时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服从于宇宙的斜向运动,因此地质构造具有普遍的斜向性。  相似文献   
19.
江西盘古山石英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方法,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盘古山钨矿床主要矿化阶段中早阶段的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和晚阶段的(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该矿床主要矿化阶段含矿石英脉中包裹体主要包括H2O-NaCl型包裹体、H2O-NaCl-CO2型包裹体和少量的CO2型包裹体,富含CO2组分是盘古山钨矿成矿流体的明显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矿床中主要矿化阶段石英脉中两相的H2O-NaCl型包裹体与H2O-NaCl-CO2型包裹体主要均一温度范围较为一致而前者盐度相对较高。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的H2O-NaCl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的H2O-NaCl型包裹体,但两者的盐度相差不大,从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到(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H2O-NaCl-CO2型包裹体数量减少,CO2型包裹体数量增多。对各类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和(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的包裹体的组分相近,除水和CO2外,还含有少量的CH4和N2。盘古山钨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矿床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甘南在加里东运动后,地壳的波浪凹陷转移到加里东褶皱带以北,形成了从中泥盆世到中三叠世的沉积坳陷带。甘肃的铅锌矿的基础是中泥盆统地层的沉积作用。波浪状镶嵌构造又是铅锌矿形成的构造条件,它决定着铅锌矿的迁移,也控制着矿的富集。而沉积地层的形成及其与构造运动发展的统一和相辅相成正是今后找矿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