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张云吉  王凤  金秉福 《海洋科学》2013,37(6):95-101
为了资源、环境和港口建设的需要,对取自铁山港海域6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矿物种类丰富,其中轻矿物以石英为主;重矿物以电气石、锆石、钛铁矿的高含量为特征,褐铁矿也有一定量的分布。轻、重矿物成熟度指数高,表明沉积物遭受过强烈化学风化作用,重矿物组合为电气石+钛铁矿+锆石。湾内多个站位出现锆石砂矿品位异常,锆石资源前景良好。多种矿物分布在湾的中南部,呈现明显的等值线高低不同的韵律性环状分布,湾中矿物主要来源于广西近岸陆地,其分布受地形和水动力的共同影响,入海泥沙在湾内主要受控于潮流影响,涨潮流与落潮流的流路和流速的不同是湾中矿物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2.
对秘鲁Acari、Huarato、Hierro Acari、Pampa de pongo等重点区域,借助MapGIS进行数据提取,将航磁异常场进行了各种航磁数据处理。对比处理前后的磁场特征,在重点地段进行了磁异常反演计算,结合地质资料解释重点矿区的构造及矿床的分布情况。通过验证发现,实际开采到的铁矿分布重点区与反演分析所得结论相吻合,证实了航磁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3.
渤海孔店组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店组是古近系最古老的地层单元,它的建组命名地点为河北省黄骅县孔1井。完整的孔店组总厚度超过2500m,自上而下包括3个地层单元:孔一段、孔二段和孔三段,也被称为"红—黑—红"段,3个岩性段组成一个完整沉积旋回,底部与中生界、顶部与沙河街组为不整合接触。渤海孔店组有自己的特点,从岩性上,可分为洪积扇、坡积和正常沉积3种基本类型,洪积扇的岩性为紫红色泥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的不等厚互层;坡积物以砂砾岩为主夹薄层泥岩,下部为紫红色泥岩与含砾粗砂岩互层;从构造上,分为断超式和双断式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孔店组在渤海含油气区有不同的分布。孔店组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孔二段是较好的生油岩,孔一段和孔三段可形成较好储盖条件,可以形成中等规模的油气藏,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4.
解妍琼  张云  杨波  王佳  王亚  张鹏 《气象科学》2022,42(1):116-123
为利用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实现雷暴的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层强回波区域面积的天气雷达雷暴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体扫数据在水平范围内搜索强回波区域;再对某一温度层上,达到设定阈值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的区域进行面积求和,当水平范围强回波区域面积达到识别面积阈值时,判定该强回波区域为雷暴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闪电定位资料,采用了17个雷暴天气过程的312个雷暴区域检验识别算法。结果表明:当等高度平面位置显示(CAPPI)数据处理中采用(35 dBZ,0℃,2 km^(2))参数组合能够达到最优的识别效果,识别概率可达87.5%,虚警率为32.9%,临界成功指数为61.2%。该方法可以用于天气雷达的雷暴计算机自动识别业务。  相似文献   
865.
利用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FY-2G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及NCEP 1°×1°再分析等多源资料,分析乌鲁木齐2015年6月9日和27日(分别简称"6·09"和"6·27"过程)两次极端短时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1)"6·09"过程是在高压脊前西北气流下,由700、850 hPa双低空急流耦合触发,配合强低层风切变,低层水汽快速聚集造成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TBB最低为-52℃,雷达回波为典型的"列车效应",强回波达55 dBZ。"6·27"过程是在中亚低涡背景下,西南、偏西、偏东三条水汽路径使得整层增湿,配合持续时间较长的弱低层风切变,是系统性降水中的强对流天气,TBB最低为-44℃,雷达回波为混合性降水回波中分散的对流单体,强回波达50d BZ;此外",6·09"过程热力不稳定条件较好。(2)风廓线雷达显示两次过程低层均存在垂直风切变,折射率结构常数均在强降水时迅速增大并维持高值,随着降水减弱迅速减小;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中β尺度对流云团TBB梯度最大处。(3)雷达回波均属于低质心对流风暴,且地面均配合有中γ尺度气旋性风场辐合或切变。  相似文献   
866.
利用2011—2020年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CERES云物理参数产品,分析新疆云参数的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归纳总结云物理参数与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云水路径(冰相)值、云粒子有效半径(冰相)、云光学厚度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一致,均为山区最大,北疆次之,南疆最小。2)夏季(6—8月)在南、北疆、山区云水路径(液、冰相)、云顶(底)温度、云光学厚度与降水量呈同位相变化;云粒子有效半径(液、冰相)、云顶气压与降水量呈反位相变化。3)夏季(6—8月)北疆、山区的云水路径(液、冰相)值、云顶(底)温度、云光学厚度,南疆云光学厚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北疆云粒子有效半径(冰相),南疆云粒子有效半径(液相)、云顶气压,山区云粒子有效半径(液、冰相)、云顶气压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67.
基于2017-2019年南疆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下文简称“GPS-PWV”)、常规探空水汽廓线计算的大气可降水量(下文简称“RS-PWV”)和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南疆西部和昆仑山北坡GPS-PWV时空变化特征、夏季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降水量级下GPS-PWV变化与实际降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南疆西部和昆仑山北坡GPS-PWV与RS-PWV,二者具有符合预期的很高的相关性。(2)不同海拔高度站点GPS-PWV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大部分站点GPS-PWV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3)各站点GPS-PWV逐月变化均呈单峰型,冬季12月或1月最小,夏季7、8月最大;春、夏季各站GPS-PWV距平日变化为单峰型,秋、冬季GPS-PWV距平日变化除秋季乌恰站、若羌站为单峰型外,其它均为三峰或四峰型。(4)各站有、无降水时PWV平均值差异明显,昆仑山北坡差异更大;降水发生前GPS-PWV已开始上升,南疆西部PWV峰值主要出现在降水前0~1 h,昆仑山北坡PWV峰值主要出现在降水前0~3 h和7~9 h。  相似文献   
868.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内出现的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呈日益加剧的现象,为提高物探在地灾勘查中的应用效率,这里以“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内的地灾勘查成果资料为基础素材,对广东省内的几种典型斜坡体的电性结构以地质-物性模型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归纳了其要点,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型斜坡体风化层的电性结构分层可分出2个~3个物性界面层,中微风化层之间普遍没有明显的物性界面,基岩与上覆风化层之间普遍存在梯度变化的物性分界面;沉积岩、变质岩型斜坡风化层与下伏基岩之间,普遍存在一处高低阻截然变化接触的物性分界面;构造成因型不稳定斜坡体中软弱结构面在电性结构面上,一般以低阻带、梯度带、高低阻过渡带等形式出现;广东省内的斜坡构造中的物性分界面(高低阻截然过渡带、梯度带等)往往与地质分界面(风化带、滑动面、断裂面、岩性分界面、层理面等)相吻合。这里的研究成果,可为斜坡灾害的破坏机理、演化过程、灾情监测预警、灾后治理、物探方法选择及成果解释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9.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站逐小时观测及微波辐射计等资料,对比分析2018年3月17—18日和4月11—12日(简称“0318”过程和“0411”过程)乌鲁木齐两次强雨雪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两脊一槽的环流背景下,中亚低槽东移影响北疆,乌鲁木齐附近中高层槽前西南气流、低层西北气流及风切变是强降水维持的环流配置,且 “0411”过程中亚低槽及高低空风场强度均较“0318”过程明显偏强,其强弱可作为降水量级的重要参考。乌鲁木齐微波辐射资料分析表明,两个过程均在1.2—1.5 km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雨转雨夹雪温度比雨夹雪转雪略高,但0—1.2 km,“0318”过程雨转雨夹雪温度比雨夹雪转雪低,“0411” 过程则相反;地面气温-0.4~0.5℃、1.5 km温度-2.5~-3.0 ℃,可作为雨雪相态转换的参考指标。3 km以下水汽密度和液态水含量值纯雪最大,雨夹雪转雪次之,雨转雨夹雪最小;4 km以下湿度均>80%,且“0411” 过程的高湿区和伸展高度均较“0318”过程明显偏大偏高;两次过程强降雪时水汽密度最大达10.6~12 g·m-3、液态水含量最大达0.4~0.8 g·m-3。  相似文献   
870.
溶解氧是海洋水质监测的常规关键参数,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研制的溶解氧传感器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和可长期在线测量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海水溶解氧浓度监测.针对传感器可能发生的数据漂移和显著偏差可能造成的准确度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专门的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通过严格控制校准水体的温度和溶解氧浓度,测量待校准传感器和参比传感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