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802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污染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岩土工程角度,针对研究内容、测试与试验技术、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国内污染土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2.
根据1961~2000年武威站雷暴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40年强雷暴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并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强雷暴天气发生的4种环流背景及4种主要天气条件,归纳总结出其短期预报着眼点,为雷暴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介绍在MicroStatioV8环境下dgn格式地形图数据的转入转出原理及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VBA编程具体实现了一个数据输入输出转换模块,对实现数字测图系统与MicroStation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接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一万年以来西安地区古土壤特征与气候波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安李湾全新世黄土剖面微结构的研究,结合磁化率、TOC、CaCO3方法,发现古土壤S0是由两层土壤S10和S20构成的复合土壤,是森林植被下形成的具有强粘化和淋溶作用的棕壤类型.尽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S0以上部分仍继承了风积黄土的基本特征.初步揭示了关中地区一万年在6000-5000 aB.P. 出现的第一次干旱事件,3100年以来,是全新世以来又一个相对干旱的时期.  相似文献   
25.
陕西省夏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文保  杨文峰 《高原气象》1997,16(3):326-330
对榆林、西安、汉中夏季降水量的历年变化进行分析,并用灰色拓扑方法作了趋势预测。分析表明,关中的初夏旱和伏旱突出,半湿润地区的西安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半干旱地区的榆林还少。自1951年以来,陕西省夏季降水量的总趋势是:关中、陕南有下降趋势,而陕北下降趋势不明显。另外,关中、陕南的夏季降水还存在连续几年多雨或连续几年少雨的时段,而陕北则呈现出少雨年和多雨年交替出现的高频振荡。  相似文献   
26.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分形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绍先  邓志辉 《地震研究》1997,20(1):132-137
本提供了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北地震活动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十分显的异常图像;这些异常是在大震孕震区形成、应变释放加速阶段之后出现的,恰好揭示了源区、近源区大释放前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这与196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8组大震前地震分形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分形异常对地震孕育的短临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7.
由青海省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古地震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讨论会于1997年6月8日至13日在西宁市召开。会议主要交流古地震研究和利用古地震研究结果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进展和最近研究成果。古地震学是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防震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古地震学在地震灾害评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为大中城市及厂矿建设的规划发展和地震减灾做出了一系列的典型成果,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在古…  相似文献   
28.
二道沟矿床绢云母的^39Ar/^40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庞奖励  裘愉卓 《矿物学报》1997,17(4):442-447
本文通过对绢云母39Ar-40Ar坪年龄的研究,得到二道沟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40±2.8Ma;从年代学方面证实了金矿化与对面沟花岗闪长岩无直接关系,而与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该矿床是-岩浆热液为主要来源而混入有一部分大气降水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9.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西北东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研究*莫测辉王秀璋程景平梁华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岩浆热液大气降水热液侵入岩体中的金矿床乃至岩体接触带或附近地层中的金矿...  相似文献   
30.
恢复烃源岩古地层压力和对于研究其生留排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Nakayama[1]等在开展盆地模拟研究时应用Rubey(1959)和Chapman(197)等人提出的数学地质模型对欠压实地层的古地层压力进行恢复。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欠压实地层的研究发现欠压实因子随地层厚度、埋深、围岩渗透性等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欠压实地层压力恢复的统计模拟法,克服了目前Nakayama[1]等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欠压实因子视为常数的不足,从而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统计模拟法在松辽盆地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在实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