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1983年通过不同改良措施(播种羊草、耙地、围栏封育)处理过的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经过23 a的恢复,土壤条件仍有差别,经过耙地处理土壤容重最小,含水量最高;三种改良措施的增产效果都很明显,播种羊草、耙地、围栏封育的群落地上生物量比围栏外分别提高了127.30%、146.64%、138.04%;播种羊草和耙地处理的根茎禾草所占比例较高,而围栏外和围栏封育处理的丛生禾草所占的比例较高;三种改良措施中,旱生植物的绝对生物量都低于围栏外;耙地处理后群落多样性最高,而围栏外均匀性指数最高。综上所述:经过耙地改良所产生的效果维持时间最长,而播种羊草和围栏封育改良的后效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13.
河北坝上疏缓丘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坝上疏缓丘陵区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高15龄前生长阴坡大于阳坡,15-21龄高生长从大到小依次为阴坡中部、阳坡下部、阴坡下部;直径、材积生长阳坡大于阴坡。因此,在降水量、气温均低于华北落叶松天然分布区的坝上地区,丘陵阴坡水分条件较好,强阳性树种华北落叶松幼树生长较快,容易形成人工片林,而丘陵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幼树生长较慢,但成林后林分生产力较高。丘陵阴坡中部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28龄后可进行天然更新,而其它立地30龄以前不能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4.
15.
二道凹岩群是20世纪70年代初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呼和浩特市北二道凹地区命名的,其岩石组合为变质砾岩、各种片岩、大理岩等。依据最新1∶250000区调成果,自下而上分了三个岩组,即红山口岩组、哈拉更沟岩组、东梁岩组。为进一步研究二道凹岩群的地质时代,本文对东梁岩组的黑云角闪片岩中锆石进行了高精度SHRIMP U-Pb测年研究,其时代为1890±8 Ma,认为该年龄值系黑云角闪片岩原岩的形成时代,即代表了二道凹岩群上部中基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结合已有的年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二道凹岩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800~2400Ma)。 相似文献
16.
17.
18.
内蒙古土地资源及其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分析内蒙古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协调合理、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并阐述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阐明内蒙古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和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处理后植物多样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多年样方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退化草原群落浅耕翻处理后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植物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恢复过程中其多度分布特征表现为个别种个体的快速富集(建群种)和少数种随演替进程的富集(优势种),多度很少的种类(偶见种和伴生种)增加的过程,以上特征与恢复过程中羊草的增加密不可分。退化羊草草原在浅耕翻恢复过程中出现多样性指数的3个高峰期,但多样性指数总变化趋势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状。物种多样性可作为丰富度与均匀度的一个综合反映,在退化草地改良恢复过程中均匀度起着更主导的作用。均匀性指数的整体趋势与多样性指数相似。群落主要植物种群与多样性指数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羊草、冷蒿、冰草、针茅、糙隐子草、变蒿、星毛萎陵菜的密度和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黄蒿的生物量、双齿葱的密度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