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对各矿床有益有害组分分析,以及对成矿母岩、围岩岩石化学特征、双交代渗滤作用和围岩蚀变类型等研究,总结出"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进而探讨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最小二乘解的一种直接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最小二乘解的直接算法,它无需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就可以求得问样的L和X。  相似文献   
3.
在泰安市所辖6个县市区范围内,分布着以铁、金等为主的金属矿产和以煤、石膏等为主的非金属矿产。两类矿产分别赋存于呈近SN向相间排列的5个凸起和5个凹陷构造中,铁、金等矿赋存于凸起,煤、石膏等矿赋存于凹陷。对凸起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南北方向相邻的凸起、凹陷构造本是一体,凹陷深部与凸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相似类比理论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空间,应树立综合找矿和缺位找矿的思想,整合矿业权,实行整装统筹勘查。  相似文献   
4.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矿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莱芜接触交代铁矿地质特征研究中发现以往地质报告在矿体连接上存在混乱,使矿体形态失真。为便于今后矿体对比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矿体形态分类原则,并以三分法对矿体形态进行分类。指出矿体产状变化是矿体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尖灭再现的结果。根据矿体形态分类指出了找矿方向。不同的矿体形态反映不同的控矿构造,反映不同的矿体规模,反映不同的成矿岩体形态产状。单斜缓倾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床,控矿较小;陡倾矿体和背向斜矿体的成矿岩体是岩盖,控矿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质、岩相、岩石化学研究认为,云台组变火山岩属于细碧岩—石英角斑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角斑岩、钾石英角斑岩、钾石英角斑质凝灰熔岩、钾角斑—石英角斑岩、角斑岩、钾细碧岩及凝灰岩等。海水—岩浆混染喷发形成了云台组细碧岩—石英角斑岩。  相似文献   
6.
利用SWAN波浪数值模式和ECMWF的ERA-Interim风场数据建立模型,对中国南海地区1981-2012的波浪进行了计算.利用浮标实测波浪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后发现,波浪的计算结果良好.利用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的结论:1.有效波高距平场的EOF分解结果显示,第一模态解释了波浪变化的最主要形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7.
8.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全体大会于1982年5月7日至2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共有41个国家的376人参加,提交的论文约200篇,举行下列九个专题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沟宗海 《西藏地质》1996,(1):138-147
本文描述了西藏固着蛤类化石4新种在讨论固着蛤地理分布的同时,将其划分为3个固着蛤组合,它由东向西呈带状属布,各组合显示了不同的化石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地震波速变化和地壳内应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复爆破方法,得到了关于日本关东东海地区的地震观测信号,进而给出了其P波速度的时间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地壳岩石对地壳中应力变化的三个基本过程:潮汐变化、构造应力积累及与大震相联系的应力变化。部分波速变化对应力的反映灵敏度可以估算为0.01~0.1(MPa)^-1。结果显示,大震孕育区内的应力变化可以通过观测地震波速的变化得到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