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7篇 |
免费 | 336篇 |
国内免费 | 3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3篇 |
大气科学 | 191篇 |
地球物理 | 296篇 |
地质学 | 940篇 |
海洋学 | 314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138篇 |
自然地理 | 2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伊通盆地梁家地区奢岭组混源扇三角洲内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通盆地梁家地区(二号断层上盘)钻井揭示奢岭组是该区主要的油气富集层,目前研究结果认为奢岭组储集层是由两个方向的扇三角洲混合沉积形成,但由于资料有限,应用常规方法无法清楚地认识两个不同方向的物源混合沉积的扇三角洲的内幕特征以及这两个物源如何动态地控制着砂体的分布,影响了对该区油气储集层的深入认识.应用地震和地质资料,在波阻抗反演结果二次解释的基础,解析了这两个混合物源扇三角洲的内幕特征和演化特征,得出3个结论:(1)伊通盆地梁家地区奢岭组至少有4期扇三角洲沉积,每期扇三角洲的沉积范围由下向上逐渐扩大,反映了基准面逐渐下降的过程;(2)奢岭组的4期扇三角洲是由两个物源混合沉积形成,这4期扇三角洲逐渐由受从二号断层来的物源控制为主,变为由受从北东方向来的物源控制为主;(3)基于波阻抗体进行的砂层组解释和分析,能够清楚地分析扇三角洲沉积体的内幕结构,是应用波阻抗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分析和应用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3.
基于遥感技术的吉林省生态资产定量评估与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M/ETM+卫星影像,在对生态参数测量的基础上,依据生态资产估算方法,对吉林省2000年和2008年的生态资产进行定量测量,得到生态资产空间分布图,并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8年,吉林省生态资产总价值由4 385.61亿元增加到6 751.31亿元,单位面积价值增加了24.17万元/(km2.a)。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有林地生态资产总价值的变化最大,8 a间增加了1 193.60亿元;而未利用地生态价值增加得最少,只有15.75亿元。从生态资产总价值的空间分布上来看,2000年和2008年的吉林省生态资产总价值分布都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4.
猫儿峡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弧中最南支之第二分支,由华蓥山大背斜以倾伏之势向南偏西延伸于嘉陵江以北并又分成南中北三支越嘉陵江并为其所切,因而形成观音,温塘,沥鼻三个峡谷,即知名之所谓小三峡。其中最南支(即观音峡)背斜在嘉陵江以北又复分为二分支,旁支名之曰龙王洞背斜,未越嘉陵江即已倾没,正支过嘉陵江后轴向转为正南继续向南延伸经沙坪坝,白市驿一带名之曰中樑山背斜,该背斜至长江附近由于峡谷之得名故亦名之曰猫儿峡背斜。此背斜越长江后又续南延在贾嗣桥附近以锐角之势倾没 相似文献
135.
后山岩体与茂林岩体处于下扬子江南隆起带内,沿江南断裂带两侧分布。二者岩性均以花岗闪长岩为主,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系列的Ⅰ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见Nb、Ta、Ti谷;稀土元素显示其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现右倾、Eu负异常。两个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的花岗闪长岩岩浆主要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参与。利用锆石Ti温度计、长石温度计及黑云母温压计获得:后山岩体岩浆侵位温度约为660℃~780℃,结晶温度约为652℃~683℃,成岩温压: T=470℃~653℃,P=0.14~0.25 GPa,大约形成于4.6~8.3 km的深度;茂林岩体岩浆侵位温度约为679℃~768℃。结晶温度约为685℃~728℃,成岩温压:T=496℃~591℃,P=0.15~0.20 GPa,大约形成于5.0~6.6 km的深度。后山岩体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140.4±1.5 Ma,茂林岩体花岗闪长岩137.6±1.6 Ma、137.9±1.6 Ma、135.4±1.4 Ma,均属于早白垩世,是江南隆起带内燕山期早期岩浆活动的结果。两个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其形成于区域上153~135 Ma时期的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环境下,代表了这一时期以太平洋构造体制主导下的应力作用开始在下扬子地区江南隆起开始逐渐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136.
137.
利用多源卫星测高数据构建9°~19°N、110°~116°E范围内分辨率为1′×1′的平均海面高模型,对ERM数据的共线平均、GM数据的时变改正、单星及多星间交叉点平差、格网化等方法进行阐述。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海面高模型与CLS15差值的平均值(mean)、均方根(RMS)、标准差(STD)分别为0.59 cm、 2.85 cm、2.79 cm,与DTU18差值的mean、RMS、STD分别为2.06 cm、4.17 cm、3.62 cm。利用独立于模型的测高数据(Sentinel-3B、HY-2B)验证模型的精度,建立MSS时使用HY-2A、Jason-3和Sentinel-3A卫星数据,再通过与T/P(TOPEX/Poseidon)数据的对比,分析新数据对MSS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岩石节理粗糙度系数(JRC)是研究岩石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为 精 确 有 效 地 描 述JRC,提 出 了 一 种 基 于 随 机 森 林(Randomforest,RF)算法研究JRC 的新方法。首先,详细叙述了 RF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流程;然后,简要分析了影响JRC的一些统计参数,确定了7个重要的基本变量,岩石节理粗糙度系数(JRC)是研究岩石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为 精 确 有 效 地 描 述JRC,提 出 了 一 种 基 于 随 机 森 林(Randomforest,RF)算法研究JRC 的新方法。首先,详细叙述了 RF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流程;然后,简要分析了影响JRC的一些统计参数,确定了7个重要的基本变量,用6组实测数据对训练后的 RF回归模型进 行 了 测 试,试 验 结 果 表 明:①利用RF回归模型预计的D 值、JRC 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3.844%、4.553%。②RF回归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需要考虑的模型参数少,预测精度高,为今后继续研究D 值和JRC 值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9.
解放前,我省地籍测量丘形、道路、河流施测周详,而地形地貌简略,高程一般不测。初期,由浙江省土地局主办,技术人员除来自测量局和考试甄选外,该局还办过测丈人员养成所,分三角、图根、清丈、制图等科,学员毕业前后加入工作,至1930年底,共有技干200余人。 相似文献
140.
新近发现的印支期富林矽卡岩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区新林镇东约90km。矿区发育与成矿直接相关的花岗岩和侵入花岗岩中的花岗斑岩,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岩与古元古代兴安桥组大理岩和早奥陶世黄斑脊山组钙质粉砂岩接触带内。富林矿床矿化与矽卡岩密切相关,整个矿化过程可分为两期: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5个阶段:早期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期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硫化物阶段,其中铜矿化主要发生在早期硫化物阶段。硫化物主要包括黄铜矿和黄铁矿,并含少量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等。蚀变类型包括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化、阳起石-透闪石矽卡岩化、绿帘石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粘土化、钾长石化和局部角岩化。电子探针分析(EMPA)结果表明:矿区内的石榴子石属钙铝-钙铁榴石系列,主要为钙铁榴石,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以透辉石为主,闪石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以及少量镁绿钙闪石和铁浅闪石,帘石为黝帘石-绿帘石系列。黑云母以镁铁黑云母和铁叶云母为主,绿泥石主要为密绿泥石和铁叶绿泥石,长石以正长石和钠长石为主。石榴子石成分剖面显示从核部到边部,石榴子石呈现出钙铝榴石和钙铁榴石交替变化的环带特征,且Fe~(3+)含量的逐渐升高暗示后期成矿流体氧逸度升高,结合黑云母Mg-Fe~(3+)-Fe~(2+)图解,说明富林矽卡岩型铜矿床形成于较强的氧化环境。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岩形成于~253Ma,花岗斑岩形成于~244Ma,为大兴安岭地区一期新的成矿事件。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花岗岩εHf(t)介于-1.60~2.23,花岗斑岩εHf(t)介于-3.53~1.90,二者均具有古老的两阶段模式年龄,结合前人对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认为富林花岗质岩石可能来自于松辽地块和兴安地块后碰撞背景下俯冲板片断离软溜圈上涌导致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卷入少量地幔物质而形成的岩浆。花岗斑岩及与斑岩有关的脉状矿化和蚀变的出现暗示富林地区可能存在印支期的斑岩型矿床,此外结合石榴子石、辉石成分特征以及辉石Mn/Fe比值与世界矽卡岩矿床对比,指出富林矿区外围找矿应综合考虑铜、钼、铁、金、铅、锌等矿化组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