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湖泊是资源开发—环境矛盾转化的敏感地貌体。该文分析我国目前出现的湖泊污染等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设计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国  吴楚材 《热带地理》1997,17(3):225-232
选定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测度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或发育程度是一项有重要的工作,本文试图为量度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提供一套昼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衡量和计算,由此说明地区的区内发展程度的差异,划分区域发展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5.
北海市海水入侵及其勘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北海市的地下水勘察,监测成果,阐述北海市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的开采及海水入侵灾害现状,介绍北海市海水入侵灾害勘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宝坻地裂缝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裂缝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地裂缝具有集中出现、反复活动、重复致灾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当地大量开采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发射光谱载体蒸馏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硼铍锡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择了适合的缓冲剂,利用载体蒸馏法将被测元素与基体元素分离,使Be转变为易挥发的氟化物与B、Sn、Ag同时蒸发;降低了谱线背景及元素检出限;加入内标元素Au、Bi,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采用普通 3mm×3mm×0.7mm杯型电极,装样量少,操作简单。方法检出限(wB/10-6)分别可达B1.5、Be0.3、Sn0.8、Ag0.02;准确度(Δlog C)基本在-0.05~0.05,精密度(RSD,n=8)为2.9%~17%。  相似文献   
18.
10月18日上午9点,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在喜庆的鞭炮声中,二六五大队华康天然色素厂建厂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拉开帷幕。会场内鲜花盛开,士气高昂,省局的领导、华康的历任领导与华康的全体干部职工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华康20岁的生日。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而华康人抓住了这一瞬间,发展、壮大、成熟了!  相似文献   
19.
<正>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是中国海监第六支队驻守的港湾和家园。厦门鼓浪屿皓月园海滨,屹立着从厦门挥师出发、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雕像。这座身披盔甲、手按佩剑的英雄雕像见证了第六支队海监船一次又一次的出航,见证了海监人为祖国海洋事业无怨无悔付出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20.
中小型桡足类是海洋食物网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在碳循环里细菌碳和藻类碳向高营养级转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3—4月、6—7月、9—10月和11—12月南沙群岛海域(111°30′E—112°30′E,4°30′N—11°30′N)的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对长腹剑水蚤属(Oithona)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沙群岛海域共出现长腹剑水蚤15种(包括1个未定种),其中线长腹水蚤(Oithona linearis)、粗长腹剑水蚤(O.robusta)和长刺长腹剑水蚤(O.longispina)为南沙群岛海域首次记录,长腹剑水蚤属种类组成沿水深变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该属虽然在南沙群岛海域广泛分布,但单种的出现频率较低,其种类出现的季节性较强;(2)南沙群岛海域的长腹剑水蚤可以划分为常见广布组群Ⅰ和低频组群Ⅱ;(3)长腹剑水蚤年均栖息密度为30ind./m3,季节变化呈单峰型,秋季最高、冬季最低,高数量区主要出现在受南沙西部沿岸流和东部沿岸流影响的近岸海域;(4)在0—750m水深范围内,长腹剑水蚤数量沿水深梯度的垂直变化明显,呈现由浅至深数量明显减少的趋势,长腹剑水蚤主要集中分布在0—75m的水层中,75—500m数量急剧降低至最低后,在500—750m基本维持不变;(5)GAM分析表明,纬度、海水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对长腹剑水蚤数量均有影响,以纬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长腹剑水蚤属最适温度为28.6—29.2℃,最适盐度为32.6—33.2,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5—10μg/L;(6)长腹剑水蚤属更适栖息于低温和低盐,且受沿岸流影响的环境中。因此,其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与季风驱动的沿岸流势力强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