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8篇
海洋学   78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TI-SAR平地相位去除的改进频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移方法以去除ATI-SAR海洋表面运动探测中的平地相位。首先,介绍和比较两种常规的平地效应去除方法(即,频移方法和轨道参数方法)。然后,对频移方法提出了两项改进措施。第一,干涉相位图被分成几个子块,分别计算相位条纹空间频率。第二,基于在顺轨干涉相位图中陆地区域的相位趋于零的特点,拟合陆地区域的相位与其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校正残余平地相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频移法去除平地效应的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改进方法的结果与轨道参数法一致性更好,精度趋于轨道参数法的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82.
基于C波段极化AIRSAR数据,采用性能较好、计算简便的圆极化法提取极化方位角,利用极化SAR数据的反演算法反演海浪参数。将反演的海浪参数与NDBC浮标测得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两者反演海浪参数较为一致,精度符合海浪观测要求。同时,对海岸岬角在海浪传播过程中的折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海浪由开放水域向近岸浅水域传播过程中受到海岸岬角折射影响较大,结果符合近岸海浪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83.
基于二维激光观测的溢油及其乳化过程散射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过杰  孟俊敏  何宜军 《海洋科学》2016,40(2):159-164
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高分辨率、能不受雨云影响实施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在海面溢油灾害应急监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溢油是因为海面油膜抑制了毛细波和重力波,在SAR图像上呈暗斑而被识别。然而,海面溢油的乳化过程直接影响SAR对海面溢油后向散射截面的观测精度。本研究以物理海洋学和激光原理以及海面电磁散射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利用激光扫描仪观测海面溢油粗糙度,分别与溢油特征参数、后向散射系数建立对应关系;耦合海面溢油参数与后向散射截面的关系,利用电磁散射数值建模方法,建立海面溢油散射模型,研究海面溢油乳化过程对微波后向散射截面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将为SAR监测海面溢油量、溢油厚度及油品分布格局提供了可能;将进一步揭示海面溢油的散射机制,提高SAR海面监测溢油的精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84.
开展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船只匹配跟踪研究是海上船只监测的重要内容,对提升海上目标监测管控能力有重要意义.当前利用SAR卫星进行船只目标匹配跟踪时,由于船只目标尺寸小且船只目标的运动会在SAR图像中产生几何畸变,导致船只目标在SAR图像中难以准确实现匹配跟踪.基于此...  相似文献   
85.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相干斑严重影响图像信息的有效提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散射特性的相干斑抑制方法。该方法结合SAR图像的冗余信息及其散射特性的相似性,利用Wishart分布对SAR数据的相似性进行度量,然后依据相似性计算权重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加权平均,实现对极化SAR图像的相干斑抑制。本文方法对协方差矩阵的各元素单独处理,因此在极化信息的保留方面尤具优势。通过真实SAR数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与现有极化白化滤波(PWF)和极化Lee滤波相比,具有更好的相干斑抑制能力和细节的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86.
王晶  郭凯  孙美玲  孟俊敏 《遥感学报》2015,19(2):188-194
根据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利用摄动展开、多重尺度变换等方法,推得3层海洋分层模式下的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发展了描述内波传播的新模型;利用该方程与SAR遥感探测机理相结合,得到反演内波振幅的关系,并选取中国南海东沙岛附近和英国马林陆架外缘海域,进行内波参数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演的内波振幅与实测值更接近,验证了理论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7.
基于雷达高度计增益自动控制数据的风速反演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Jason-1卫星雷达高度计与NDBC(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浮标的时空匹配数据集,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基于后向散射系数σ0与有效波高(Significant Wave Height,SWH,)的双参数(σ0-Hsw)风速反演模型,并探讨利用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来代替σ0对风速反演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σ0-SWH风速反演均方根优于0.3 m/s(风速范围为0.5~20 m/s); AGC-SWH模型反演精度偏低(1.3 m/s),但在星星交叉定标的基础上,模型精度提高了0.9 m/s。这个研究工作尤其是交叉定标基础上的AGC-SWH模型反演流程对"HY-2"海面风速反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
利用ALOS PALSAR全极化SAR内波图像,对比分析了SAR海洋内波在11种极化特征与后向散射系数(σ0) 图像中的可视性。在提取的SAR极化特征图像中,Lambda值的内波特征最为明显,极化熵和极化角次之。与σ0图像相比,Lambda值的内波可视性优于同极化的σ0图像;对于极化熵和极化角,沿距离向传播的内波可视性优于同极化的σ0图像,沿方位向传播的内波可视性略差于同极化的σ0图像,两者均优于交叉极化的σ0图像。HH/VV极化比、归一化圆极化系数和Bata值的内波特征较弱;HH/HV极化比、VV/VH极化比、Gamma值、Delta值和各向异性指数的内波图像均不清晰,无法识别内波。  相似文献   
89.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a hot spot for oceanic internal solitary waves due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complexity of the terrain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solitary waves in the northern SCS mainl...  相似文献   
90.
针对简缩极化SAR在海上溢油的检测与分类应用开展研究,利用欧式距离全面分析了简缩极化SAR的36种极化特征在溢油检测与油膜分类中的性能,发现简缩极化特征中的奇次散射系数的溢油检测性能最好,简缩极化熵的疑似溢油鉴别性能最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二叉树原理的简缩极化SAR溢油检测与油膜分类算法,并分析了RADARS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