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典型相关理论,分析了四川7月气温与当年前期1-5月气温场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月川西和川东北高温与7月川西和川东北高温呈正相关,盆地中西部1月低温与盆地中西部7月高温呈反相关.2至5月盆地东北部低温与7月同地区高温呈反相关,2至5月盆地南部高低温与7月同地区高低温呈反相关.  相似文献   
62.
Street Factory是新一代城市三维建模系统,它能够在人工干预极少的情况下提取高精度的真实三维模型。本文介绍了基于Street Factory对RCD-30数据进行空三加密的方法及生产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为倾斜影像在三维模型快速创建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通过设立试验区,利用UV20无人机搭载5D mark Ⅲ相机进行大比例尺航空摄影,进行空三加密、精度检验等工作。通过对试验数据精度的分析,得到了相关结论,为相似航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是在多年对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的监测与统计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业开采地下水的特点 ,总结了多种估算农业开采量的方法 ,提出了典型井计算的原理 ,为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的统计寻找出了一个具有较高精度的方法。在水资源评价研究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5.
孙明  王立琴 《地下水》1997,19(4):174-178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西部7.72km2农业纯井灌区地下水的监测,分析了地下水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因素,为进一步利用好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6.
孙明 《地下水》2007,29(2):5-9
平原区的水文计算在当前生态重建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仿雨试验,研究地面坡度小于 3‰的平原区降雨产流的特征,稳定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最大径流系数法"对平原降雨产流的计算原理,对非稳定及天然条件下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径流计算.结果表明:(1)对仿雨实验变雨强径流计算,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相对误差平均为 6.43%;(2)对天然降雨过程的径流计算,计算实例结果误差为 5.9%和 10.9%.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分析了1998年9月16日川西地区有代表性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动力机制:暴雨落区出现在对流层低层涡度、散度等物理量最大值中心的下风方;对流层中低层流场的演变和大气的斜压对称不稳定使得对流旺盛发展,无辐散层高度升高,从而有利于这次暴雨的形成.NCAR/PSU非静力的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本次天气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数值敏感性试验揭示出在有冷空气影响的条件下青藏高原地形有减少盆地西北部降雨量的作用,而对盆地西南部雨量有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潜水蒸发系数的观测实验与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振红  孙明 《地下水》2003,25(2):113-114,118
利用1991—2000年的观测实验系列资料,对潜水蒸发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冰期、月、年等三个计算时段不同岩性的潜水蒸发系数,并进行了变化特征和合理性分析,对三水转化机理、农田灌溉排水、盐碱地改造和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9.
孙明  林君  高游  张秉仁 《物探与化探》2003,27(5):341-344
为了解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是否有足够的弹性差异,考察形成反射的可能性,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新疆土屋-延东铜矿区,开展了岩芯标本测量和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通过对不同岩矿标本的密度、速度及电性参数分析,结合该区的地质及成矿特点,系统研究了矿区内主要岩性、矿(化)体的物性特征及矿(化)体与主要围岩的物性差异,提出了此类矿床(体)有效的物探找矿方法,为在该区开展金属矿地震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西部找矿提供新的方法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0.
孙明  林君 《现代地质》2002,16(4):439-442
可控震源具有分辨率高、频率范围选择自由、能量频谱有一定可控性等优点。但目前在浅层地质勘探中 ,尚缺乏可控、无损和高分辨率的震源。吉林大学国土资源部现代地球物理仪器开放研究实验室研制的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系统填补了国内这一空白。为验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河北省迁安大石河铁矿进行了轻便高频可控震源 (PHV )系统与夯击震源WACKERBS6 0Y系统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高频可控震源工作稳定、效率高 ,较夯击震源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 ,且其地震反射剖面与夯击震源地震剖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控震源无疑将成为浅层工程、地质勘探无损探测的有力工具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