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13年7月10日发生的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滑坡-碎屑流,属于典型的降雨型高位斜向层状岩质滑坡-碎屑流灾害。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和进一步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五里坡滑坡-碎屑流的成因及演化模式,并对五里坡高位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后缘裂隙扩展判据和滑坡启动判据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表明,五里坡滑坡的演化模式为后缘拉张裂隙形成→降雨作用下裂缝开始扩展→动、静水压力联合作用下斜坡沿泥质软弱层滑动→后缘拉裂槽形成→“7?10”强降雨诱发滑坡复活→滑体前缘临空崩落、加速→崩滑体沿沟谷铲刮、运移→堆积停止。从力学角度推导了前期降雨作用下滑体后缘裂缝自动扩展的最小深度、滑坡失稳的临界水头高度和临界降雨强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充满水的后缘裂缝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开始自行扩展的临界深度为11.3 m;后缘裂隙贯通至滑带后,当五里坡斜坡体在后缘裂缝水头高度达到9.8 m时滑坡处于启动的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部分预制型钢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7个部分预制型钢混凝土梁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试件的裂缝开展过程、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情况,探究预制截面模式、剪跨比和后浇混凝土强度等对其抗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该7个试件力学性能较好,剪跨比是影响试件抗震性能的首要要素,剪跨比大的试件耗能能力强,型钢约束部分混凝土可以提高试件的耗能能力,截面模式和后浇混凝土强度对抗震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3.
该文采用气候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夏季严重干旱的特征、气候背景、成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干旱时间长,范围大,造成的灾害重,是在异常的大气环流背景下,贵州主汛期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造成的。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根据灾情数据结合经济数据计算得出的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的夏旱在损失方面为近30 a来最严重的。  相似文献   
34.
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恭喜你,答对了,加10分……近日,在方城县自然资源局,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知识竞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10支代表队的30名选手以智慧对决,凭实力比拼,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党史知识竞赛,不时赢得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35.
引水灌溉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但在甘肃境内的几大灌区中,长期引水灌溉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环境地质问题——地面沉陷、滑坡、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6.
宋伟东  姚鑫 《测绘工程》2004,13(2):44-46,56
数字地形图的接边问题实质是对两幅地形图的同步操作问题,提出长事务缓冲区同步接边法,以待接边边界为中心建立缓冲区,提取磁盘上另一幅地形图中落入缓冲区内的实体建立长事务,调入当前打开的地形图(当前数据库)中,实现了对两个待接边地形图的快速同步操作.用ObjectARX开发工具开发了在AutoCAD平台上执行的长事务缓冲区法接边程序,取得了满意的编辑效率和成图质量.  相似文献   
37.
随着InSAR技术的发展和SAR数据源的丰富,SAR数据相干、配准、轨道误差和地形误差校正等问题已经得到较好地解决,对于大面积观测滑坡这类小范围变形(相对构造运动和地面沉降)非常有效。目前大气相位带来的误差仍然是影响InSAR应用的重要因素。利用空间相关性去除区域低频大气相位延迟是一种无须外部气象数据、简洁高效的方法,但在已有的处理InSAR的商业软件如GAMMA中,大气模型使用的是高程与相位的一次曲线线性模型,无法适应我国西南山区复杂的大气相位湿延迟,往往会引入额外的误差。为此,本文研究了大气相位随高程变化的分布特征和最优拟合函数,并在Matlab软件平台上予以实现,可以将模拟的大气相位从解缠相位中很好地去除,使被大气压制的滑坡形变信息更好地呈现出来。以金沙江河谷巧家段岸坡为研究区,进行了蠕滑变形斜坡的识别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使用高程相位拟合多项式比单一线性拟合更易识别出滑坡范围,减少地质灾害隐患点遗漏,这对在我国西南地区水库岸D-InSAR观测滑坡变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滨里海盆地为自寒武系以来多期沉降的大型叠合含盐盆地,也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大型沉积盆地之一。下二叠统孔谷阶含盐层系在全盆皆有分布,岩盐层具有厚度大、分布广、后期变形构造样式多等特征,但厚层岩盐形成机制尚有争议,盐构造变形类型、空间组合分布规律、变形主控因素等尚不明确。为了研究盆地巨厚盐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在深入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二维地震剖面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方法,从全盆地的角度分析盆地演化过程与盐构造变形样式及分布规律,并探讨了盆地盐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触发机制。结果表明,盐岩变形程度由盆地中央向盆地边缘减小,由盆缘盐滚、盐背斜构造向盆地中心盐墙构造变化,呈现分带特征。盐岩层的变形对盐下地层影响较小,地层连续性较好;对盐上地层穿插切割较强,导致盐上地层连续性差,形变剧烈。先存斜坡和盆缘的挤压作用是盐岩层最初开始形变的因素,而上覆地层的差异负载作用是盐岩层发生构造变形的主导因素。滨里海盆地连续且巨厚的致密盐岩层是一个天然盖层,阻止了油气向上运移,盐下地层应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同时,局部岩盐变形消失后使上下地层连接,利于油气向上运移成藏,形成盐上油气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39.
姚鑫  许冲  戴福初  张永双 《地质通报》2009,28(08):1156-1162
震后遥感影像解译与调查结果表明,在大约48678km2的区域内,汶川Ms 8.0级地震诱发了不低于48000处滑坡灾害。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使用滑坡面积百分比(LAR)与滑坡密度(LC)2个参数,对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与地层岩性、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研究区范围内,滑坡面积百分比约为1.4622%,滑坡密度约为0.9862个/km2。结果表明,滑坡多发生在坡度25~50°的区域内,滑坡易发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升高。寒武纪地层中滑坡易发性最大,LAR约10%,LC约6.5个/km2,震旦系、奥陶系和侵入岩次之,这些地层和岩石对地震滑坡的发生均是敏感的。综合分析坡度、地层岩性与滑坡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以较破碎岩石为主的地层中,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30°的部位;在以较坚硬岩石为主的地层中,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大于40°的部位。  相似文献   
40.
帕米尔高原上广泛分布的加里东期火山岩,印支期火山岩与燕山期火山岩被认为是块体依次向北俯冲拼贴到欧亚板块上的产物。特别是燕山期火山岩被认为是Rushan-Pshart中特提斯洋闭合的产物。但近年来地层古生物、火山岩证据不断表明Rushan-Pshart洋闭合时间在晚三叠—早侏罗世,由此限定Rushan-Pshart古特提斯洋性质,而帕米尔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燕山期火山岩是更南部的Shyok中特提斯洋闭合的产物。目前,中国境内Rushan-Pshart缝合带属性的研究工作展开较晚,研究程度较低。我们对塔什库尔干明铁盖沟一线燕山期火山岩带展开的工作发现零星分布的印支期花岗岩。印支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显示岩体侵位时间在201 Ma左右。全岩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为Ⅰ型高钾钙碱性闪长花岗岩;稀土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呈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右倾海鸥型。明铁盖岩体的微量元素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倾向花岗岩属性为岛弧型花岗岩,Sr-Nd-Hf同位素比值特征显示岩体形成于下地壳部分熔融环境。岩体的地化特征表明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板块汇聚的洋壳俯冲阶段,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将花岗岩体归为Rushan-Pshart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的产物。Rushan-Pshart缝合带传统上认为是中特提斯带,近年的研究进展认为其为古特提斯缝合带,本文的工作支持这种观点。Rushan-Pshart古特提斯缝合带的确立对帕米尔高原与青藏高原主体的块体对比提供了可信的对比方案,并对青藏高原新生代陆内变形方式的争论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