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推广无废工艺发展绿色矿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传统矿业因其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正面临严峻考验,推广无废工艺,用高新技术改造矿业,实现矿业无废工艺系统,发展文明绿色矿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2.
姚永慧  寇志翔  胡宇凡  张百平 《地理学报》2020,75(11):2298-2306
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在中国地理生态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过渡带的复杂性、过渡性和异质性以及划分指标、研究目的的不同,学术界关于这一南北地理—生态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一直有争论。为了进一步揭示秦巴山区过渡带的特征,明确中国南北地理—生态分界线的位置,本文选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这两类分别代表中国南方亚热带针叶林和北方温带针叶林的植被,结合研究区SRTM地形数据、气温和降水数据等,以年降水、最冷月(1月)气温、最热月(7月)气温和年均温为气候指标,详细分析了这两类植被在秦巴山区的空间分布及二者分界线处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① 马尾松林和油松林的分界线及相应位置的气候指标可以作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划分的植被—气候指标之一。秦巴山区亚热带针叶林(马尾松林)与温带针叶林(油松林)的分界线位于伏牛山南坡至汉中盆地北缘一线(秦岭南坡)海拔1000~1200 m处;分界线处气候指标稳定:年降水750~1000 mm,年均温12~14 ℃,最冷月气温0~4 ℃,最热月气温22~26 ℃。② 通过综合的植被—气候指标来划分秦巴山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能更科学地确定气候带分界线的位置及过渡带的特征,更全面地反映地表植被—气候格局的变化。此外,秦巴山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应该是由亚热带与暖温带针叶林分界线、阔叶林分界线、灌丛分界线等组成的一个过渡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亚热带与暖温带划分指标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构造条件是控制喀斯特景观发育的基本条件,但对这些控制作用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为了定量分析构造条件对景观的控制作用,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构造线性体对谷地和洼地等景观格局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的谷地或洼地的规模与谷地内构造线性体的长度、数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即构造线性体的长度越长、相互交叉越多的地方,谷地或洼地的规模也越大。本文的研究也表明构造线性体的研究,不仅可以用来进行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和成矿预测,且可用以解释和分析地表景观格局的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