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412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992.
东濮凹陷文东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钻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包括单井岩心沉积相分析、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联井高精度层序划分对比),结合地震层序分析,东濮凹陷文东地区沙三段(Es3)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可识别出4种主要沉积体系:湖泊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重力流体系、扇三角洲体系.综合前述特征,文东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学特征表现为:SQ3在文东斜坡带上发育浅湖相,局部地区发育重力流沉积;东侧发育扇三角洲体系,并逐渐退积.SQ2-SQ4文东斜坡带上主要发育湖泊体系(滨湖、浅湖、半深湖和盐湖)与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东侧主要为扇三角洲体系,规模较小.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学特征分析,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扇三角洲砂体、重力流砂体是文东地区有利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993.
辽东前任屯角闪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其具均匀的吸收条带,具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中锆石的特征。锆石的SHRIMPU_Pb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谐和线上117~143Ma之间,206Pb/238U的平均年龄值为128.6±5.1Ma(204Pb校正的结果),表明前任屯角闪岩岩体的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研究区内早白垩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和花岗质岩石的共存,即双峰式岩浆作用的存在,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时期强烈伸展环境的存在,同时暗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减薄达到了峰期。  相似文献   
994.
水资源系统等级评价的一种非参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系统等级评价是目前水资源系统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常规评价方法需要根据先验知识预先设定评价函数的具体结构形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评价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非参数评价新方法(NGEM).NGEM无需假定评价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直接挖掘评价标准数据本身所隐含的评价信息,它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用非参数回归方法建立评价函数.实例计算结果说明,NGEM直观简便、有效通用,在各种系统预测与模拟中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黄河天然年径流长期突变特征的小波与李氏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小波变换与李氏指数(Lipschitz—cxponent)的分析方法,对黄河陕县水文站长期(1470~2000)天然年径流时间序列变化的突变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小波变换与李氏指数分析方法不仅能将其年径流变化的突变点在时间域上展现出来,而且清晰地给出各种突变类型、强弱及分布。分析也表明其年径流在531年的变化中,共有22次较大的突变,平均24年出现一次,每次突变的类型和影响程度均有所不同;而其在近50年以来发生了4次突变,大约10年左右出现一次突变,且持续时间也较长,与以往相比其突变的频次和影响程度加剧,这对进一步研究黄河径流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为识别东湖污染物来源,建立排污口与主要致污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污染物来源智能识别方法;该方法巧妙耦合了对应分析、模糊C-均值聚类及聚类有效性函数等方法,并用加速遗传算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复杂问题。使用该方法于东湖污染物来源识别,快速得出了排污口与污染物之间的6类对应关系,为东湖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合理的决策依据。该方法在排污口众多、污染物来源复杂的城市水体污染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蚌埠隆起区五河杂岩中的石榴斜长辉石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采自凤阳独山石榴斜长辉石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出3种结构特征,一种为均匀吸收的自形锆石;另一种为内部结构清晰,具有典型核边结构的锆石;第三种为具有典型生长环带的自形锆石。对锆石吸收程度不同部位测定的U-Pb定年结果表明,207Pb/206Pb年龄介于(1783±8)Ma ̄(1895±8)Ma,49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833±8)Ma。这一结果表明,蚌埠隆起区五河杂岩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这与华北克拉通中央造山带的形成时间及胶东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间相吻合,进而暗示五河杂岩应属于华北克拉通的基底。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首次将分形法引入到对郯庐断裂浮槎山构造岩的分析上,经研究发现,郯庐断裂肥东浮槎山韧性剪切带构造岩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和明显的分形特征。利用“周长-直径法”得出,随着样品糜棱岩化程度的增强,分维值逐渐增大,依次为1.204、1.213、1.222、1.229,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粒径逐渐变小,依次相应为33.79μm、26.00μm、22.82μm、15.01μm,利用两种不同的求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应变速率值逐渐增大,依次相应为4.837×10-13s-1、7.688×10-13s-1、9.682×10-13s-1、2.031×10-12s-1。研究区的岩石变形环境达到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形成温度为500℃左右。Kruhl温度计适用于该地区;而Takahashi应变速率计不适合自然界较深层次形成的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限定松辽盆地基底的形成时代,对松辽盆地南部7个基底花岗质岩石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7个基底花岗质岩石中的锆石均呈自形晶,且具有典型的岩浆生长振荡环带.测年结果表明,位于西部斜坡区洮6井(T6-1)石英闪长岩形成于(236±3)Ma;位于东南隆起区北部榆参1#(YC1-1)井下部(2126 m)闪长岩形成于(319±1)Ma,其中有(364±3)Ma的捕获锆石,其上部(1994 m)钾长花岗岩(YC1-2)形成于(361±2)Ma;位于东南隆起区南部十屋断陷内秦2井(Q2-1)、松南121井(SN121)、松南122井(SN122)和松南72井(SN72)基底花岗质岩石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61±5),(165±2),(165±1)和(161±4)Ma.统计结果表明,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构成了基底花岗岩的主体,同时基底中发育有海西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这暗示松辽盆地是在中生代中侏罗世造山作用之后发展起来的中生代晚期陆内或陆缘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原生晕的统计分析可研究出地球化学元素在成矿中的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力的依据。文章通过对有关元素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轴向分带序列的研究,揭示了养马甸钼矿区内Mo与Au,As的相关性较好,Au和As可以作为找钼的近程指示元素,而Ag对钼的寻找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Ag和Sb的关系表明,Sb对钼的寻找具有一定的远程指示意义。通过轴向分带的研究,结合ZK5地球化学变化曲线可知,ZK5的地球化学参数值于250m左右由升到降,表明了下部隐伏矿体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