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544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概述蒸发岩也称盐岩。各种类型的沉积岩和沉积矿床有其共性,但亦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蒸发岩的特殊性有: 1.缺乏在规模上能与古代蒸发岩(盐类矿床)相比拟的现代蒸发岩沉积区,这就使得在运用现实主义原则上受到了一定限制。2.由于蒸发岩在地表易于风化淋滤,故除干旱地区外,极少见地表露头,这给蒸发岩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42.
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成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产于前奥陶纪陈蔡群变质岩中,是一个品位高开采条件简单、选矿性能良好、经济效益较高的规模较大的金-银矿床,在江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本矿床的成因问题,存在各种不同看法。为了探索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以期为寻找同类矿床提供  相似文献   
43.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44.
哈拉乔拉镁铁质岩体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东南缘, 主要岩石类型有辉长岩、辉长苏长岩、含长辉石岩、橄榄辉长岩和橄长岩.哈拉乔拉岩体具有低TiO2(0.09%~1.28%)、低碱(Na2O+K2O=0.37%~0.78%)的特点, 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 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 εNd(t)为-2.62~-0.78, εSr(t)为37.49~45.28.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同位素组成表明, 岩浆源区为被消减板片交代改造过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原生岩浆为高镁拉斑玄武岩浆, 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橄榄石、单斜辉石以及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堆晶, 后期有钛铁矿的析出.   相似文献   
45.
把从卫星上获得的欧亚大陆冬季积雪的资料与印度夏季季风降水逐年变化的短期纪录作一个比较,发现:这两个量成反比关系,即冬季欧亚大陆大(小)范围的积雪使来年印度降水减少(增多)。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县级中小学校防雷装置现状调查及隐患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开展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47.
This paper uses the ARW-WRF model to carry ou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warm-sector heavy rainfall event over southern China on the 22–23 May, 2014. A composit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convective cells on a convection line during this rainfall event. This analysis identified three stages: (1) Stage of activation: the 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surfaces as lower layers start to bulge and form warm cells and weak vertical convective cloud towers which are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low-level warm moist updrafts in the rainfall sector; (2)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warm cells continue to bulge and form warm air columns and the convective cloud towers develop upwards becoming stronger as they rise; (3) Stage of maturity: the warm air columns start to connect with the stable layer in the upper air; the convective cloud tower will bend and tilt westward with each increasing in height, and the convection cell is characterized by a “crescent-shaped echo” above the 700hPa plane. During this stage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cell is higher tha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the dynamic structural field is manifested as intensive vertical upward movement. The large-value centers of the northerly and westerly winds in the middle layer correspond to the warm moist center in the cells and the relatively cold center south of the warm air column.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crescent-shaped” convective cell is associated with horizontal vorticity. Horizontal vorticity in the center and west of the warm cell experiences stronger cyclonic and anticyclonic shear transformation over time; this not only causes the original suborbicular cell echo shape to develop into a crescent-like shape, but also makes a convection line consisting of cells that develop to the northwest.  相似文献   
48.
简要介绍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核心思想以及网格编码系统,利用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和美国ESRI公司的MapObjects控件,通过空间点坐标、基本网格行列号、网格级别和编码间的转换关系,实现了在地图空间数据基础上生成多级网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50.
信息时代地图技术美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现代地图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时代地图制图技术美的含义和地图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并在技术美创新理念指导下,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来改进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