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686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丘平珠  唐炳莉 《广西气象》2007,28(A02):50-52
根据广西各气象站历年不同时段的降水强度数据,对广西累年10min、1h和24h等降水强度的气候概况,作了初步分析。分析了广西部分气象站10min、1h最大降水量的极大值概率分布及一些重现期对应的降水强度值。结果显示,大部地区在10m in之内可能降下的最大雨量,相当一场大雨的雨量;各地在1h之内可能降下的最大雨量,相当于一场暴雨甚至大暴雨的雨量;一般来说,24h最大降水量接近或大于1日最大降水量;12个地市10min、1h、24h最大降水量序列的概率分布同时通过上述两种拟合优度检验。  相似文献   
872.
研究了虚拟地形环境中三维水面波浪模型的基本建模及效果的实现。同时提出几种不同的海浪模型,文章重点对规则海浪模型算法进行了研究。为满足显示的实时性,在优化算法的同时,采用计算和显示分开的策略。既满足了显示质量的要求,又满足了大量高精度波浪数据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3.
采用高盐分、高硬度的海水、苦卤水、高循环选矿回水等高含盐水进行浮选将是未来沿海缺水地区选矿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些高含盐水中高浓度离子对矿物浮选的影响机理一直是选矿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海水、苦卤水、高循环选矿回水等对矿物浮选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统分析了高含盐水中离子对浮选气泡、矿物表面性质以及浮选药剂的影响。高含盐水给矿物浮选带来众多积极影响,包括降低气泡表面张力产生数量更多、稳定性更强的气泡,提高矿化泡沫形成几率;压缩矿物表面双电层,减弱矿物颗粒之间的静电力,减小细粒脉石矿物浮选过程中的夹带等。同时,高含盐水中的离子也会消耗浮选药剂,且强碱性条件下高价碱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形成亲水沉淀降低矿物可浮性,影响选矿指标。针对高含盐水的负面影响,认为主要应对措施包括研发消除高钙镁离子影响和高耐受性药剂以及淡化、软化高盐水,这也是未来使用高含盐水浮选必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74.
在由等值线构建TIN的算法中,存在"平三角形"的缺陷,降低了所构TIN的质量,影响了建模质量。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递归思想对"平三角形"区域进行分情况处理。优化算法结合全新设计的数据模型实现了全拓扑信息的记录与动态更新。通过对算法的解释并通过VC++实现,从理论与实际上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提高TIN质量,实现对三维地质体更精细的模拟;并对拓扑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动态更新和保存。基于递归的解决方案使算法易懂易实现,达到了效率与效果的平衡。  相似文献   
875.
LBS 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LBS的概念,在现有LBS应用体系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组件式的LBS体系结构的框架,分析了包括定位技术、空间数据传输和显示技术、GIS相关技术、LBS标准化工作四项实现LBS功能的关键技术,说明了LBS的功能类别,指出了LBS领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6.
正当下,中国正处于国家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重大转型。城乡规划工作重心后移、更加注重规划传导、理念落实将势在必行。城乡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规划作用的发挥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突出战略引领。规划通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安排,体现政府意志;二是体现刚性管制和有效实施。通过各级规划的有序传导,科学实施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审  相似文献   
877.
唐文苑  郑永光 《气象》2019,45(3):305-317
由中小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十分迅速,对其落区和时效的预报预警一直都是预报业务中的难点。本文基于快速更新同化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GRAPES-RAFS 0. 1°×0. 1°分辨率逐小时降水预报,首先通过时间滞后集合预报方法构建了多个集合成员,使用平均TS评分值计算相应预报成员权重系数建立预报方程,然后采用频率匹配订正法进行降水量级订正,从而得到集合订正的逐小时降水量预报。2017年8-9月的逐日试验和典型个例预报结果评估表明效果良好。(1)GRAPES-RAFS最新时次的预报场并不完全代表最好的预报效果,通过时间滞后集合订正方法自动识别优选预报成员,显著提高了预报能力;(2)GRAPES-RAFS预报存在降水量级偏弱的系统性误差,经过频率匹配方法订正后,在量级预报上更接近实况;(3)时间滞后集合预报对我国中东部(包括黄淮、江淮、江南地区)的小时降水量订正效果最好;(4)进一步使用的频率匹配订正方法显著提升了逐时降水量的预报效果,其在降水频率更高、强度更大的江南南部、华南、西南地区效果更为显著;(5)对于中小尺度的强降水过程,经过上述方法订正后,显著提高了模式对强降水系统位置、形态及降水量级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878.
1951-2018年重庆主城区大气自净能力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79.
重庆2017年秋季降水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红玉  吴遥  董新宁  白莹莹  魏麟骁  张驰 《气象》2019,45(6):799-810
2017年秋季,重庆降水出现前期异常偏多而后期异常偏少的特征。为分析造成降水季节内极端异常原因,使用1961年以来重庆34个气象台站秋季(9月上旬至11月下旬)逐日降水数据、NCEP/NECA和NOAA逐日高度场、风场、水汽场、海温场等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合成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2017年重庆地区秋季降水出现季节内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环流的诊断分析表明:2017年重庆地区秋季降水出现明显旱涝转折、降水前多后少,其成因是由于副热带高压长时间维持在重庆长江沿线及长江中下游一线,中高纬度维持双阻型,即乌拉尔山高压脊发展,同时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的建立和维持,使其西部低槽东移缓慢,导致了重庆地区9月至10月上中旬强降水频发、降水异常偏多。10月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减弱南退,尤其在11月其闭合单体完全退出大陆,低纬度地区的高压坝切断了水汽的向北输送;中高纬度呈现西正东负的距平分布型,贝加尔湖以东至鄂霍茨克海以西的大范围地区为负高度距平分布,负距平南界位于我国河套北部地区,冷空气路径偏东偏北,不利于降水继续偏多,发生由异常多向异常少的转折。此外海温强迫场的分析表明:初秋中高纬度出现的双阻型环流异常可能与前期和同期西北太平洋海温的偏暖有关;而前期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全区一致增暖模态和后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的主要原因和外强迫因子。  相似文献   
880.
邹家山铀矿床位于相山铀矿田西部,是相山铀矿田最重要的矿床,该矿床属于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的脉状中-低温热液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而著称.对邹家山铀矿床露天采场含矿构造的详细调查显示,含矿裂隙系统由许多弧形小断层及其所夹持的透镜状岩块构成;含矿裂隙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次为其他方向;含矿裂隙是由"X"剪节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持续变形而形成;矿液充填交代时NNE向断裂具有一定的左行特点,近南北向裂隙往往是矿脉膨胀部位;成矿流体压力比较大,具有明显的水压致裂作用,形成同一露头上多个方向弧形和不规则铀矿脉,并且有从高一级裂隙向低级别裂隙、微裂隙边矿化边扩展的特点.邹家山铀矿床矿带(矿体群)呈斜列状分布,平面上呈左列式,单体北东走向,轴线北东东走向;剖面上单体中-陡倾角,轴线中-低倾角倾向西.矿带(矿体群)的空间分布与邹家山-石洞断裂带明显不一致,反映出矿带可能受一组走向北东东(50°~65°)、中-缓倾角(30°~45°)倾向北西的隐性构造控制,而不是受陡倾角的北东向邹家山-石洞断裂带控制.就邹家山铀矿区而言,进一步找矿方向在现有矿带的南西西方向深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