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4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抗性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于1994年8月-1995年12月,动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方法,选用扁藻、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及盐藻4种海洋微藻为材料进行海洋微藻对效磷的抗性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久效磷在协迫过程中,微藻细胞内产生了过量的对细胞有伤害作用的活性氧,4种海洋微藻细胞内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高低依次为盐〉三角褐指藻〉叉鞭金藻〉扁藻。比较毒性实验证明:4种海洋微藻对久效磷的基本身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42.
有机磷农药和多环芳烃对太平洋牡蛎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1种有机磷农药和一种多环芳烃蒽,以太平洋牡蛎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毒性试验,比较了太平洋牡蛎对11种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并以丙溴磷和蒽为代表,比较了太平洋牡蛎不同发育时期对丙溴磷和蒽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毒性强度排前7位的有机磷农药的结构均含有苯环,表明对太平洋牡蛎的毒性与有机磷农药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我国是大型海藻养殖大国 ,在海洋生物学的许多方面研究居世界前列 ,但是有关病害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海藻养殖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给生产造成损失。有的育苗场因病害连年亏损 ;有的育苗场时好时坏 ,至今原因不明。因此 ,为了避免象对虾和扇贝养殖过程中由于病害而造成的大规模死亡 ,进行大型经济海藻病害发生及其抗病防御体系的研究 ,重视海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了大型经济海藻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研究现状及其展望。1海带养殖过程的主要病害胡敦清、房历生、丛沂滋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工培…  相似文献   
44.
蒽与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新月菱形藻 ,球等鞭金藻 870 1和亚心形扁藻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蒽和苯并 [a]芘胁迫72 h,测定三种藻的生长速率 ,叶绿素 a含量。实验表明 ,三种微藻对蒽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新月菱形藻、球等鞭金藻 870 1和亚心形扁藻 ,它们 72 h的半抑制浓度 EC50 分别是 0 .0 6 0 mg/L、0 .0 6 5mg/L和 0 .0 94 mg/L。而对苯并 [a]芘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亚心形扁藻、新月菱形藻和球等鞭金藻 870 1,它们的 72 h· EC50 分别是 0 .0 76 mg/L、0 .0 88mg/L 和 >0 .10 mg/L(在本实验范围内未测到 )。叶绿素 a含量与各自的相对增长率呈一定的正相关。不同的海洋微藻对蒽和苯并 [a]芘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6.
窦勇  王悠  唐学玺 《海洋科学》2011,35(8):89-94
环境污染导致的臭氧层衰减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全球变化现象之一。臭氧层的衰减使得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尤其是对生物具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紫外线B波段(ultrovioletB,UV.B,280~315nm)的辐射增强,从而对全球产生明显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北海海水表面uv.B辐射率的10%能够穿透到6m深的水层;而...  相似文献   
47.
48.
We report the effect of UV-B irradiation (9.6 kJ m?2 day?1) on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species of macroalgae, Ulva pertusa (U) and Grateloupia filicina (G), in co-culture. Growth of U. pertusa and G. filicina was inhibited by UV-B irradiation in mono-culture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μ) declined as a result.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between U. pertusa and G. filicina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itial weights when co-cultured. When initial ratios of U. pertusa (U) to G. filicina (G) were U:G=1.2:1 and 1:1, U. pertusa was the dominant algae. When the initial U:G ratio was 1:1.2, G. filicina was competitively dominant in the earlier stage, but U. pertusa grew faster, superseding G. filicina in the later stage. At initial ration U:G = 1:1.4, G. filicina was predominant. Under UV-B irradiatio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G. filicina was weakened and th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ve balance favored U. pertusa, which suggests that G. filicina was more sensitive to UV-B irradiation. We also probed the potential allelopath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which led to mutual growth inhibition.  相似文献   
49.
山东近岸黄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8月(夏季)、2006年12月(冬季)、2007年4月(春季)、2007年10月(秋季)对山东黄海近岸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 调查海域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初级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808.798,372.23,324.717和246.146 mg·m-2·d-1,春季的初级生产力最高,冬季的最低.(2) 春、夏、秋季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在水平方向上总体呈现出近岸高于远岸的分布特征,而冬季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垂直分布上,4个航次初级生产力均以相对海平面光强30%~10%的水层为最高,其中夏季初级生产力分层现象明显,春、秋、冬季各水层间的差异不显著.(3) 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初级生产力的作用不同,利用同化指数法求得的初级生产力比14C同位素示踪法测得的数值高出1~70倍.  相似文献   
50.
选择1种代表性的潮间带大型海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为试材,研究了其抗氧化酶体系对不同剂量UV-B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SOD及其CAT酶活性与UV-B辐射的剂量和时间关系密切,而POX活性与此相关不显著.各处理和对照中均未测出有效的APX活性.抗氧化剂AsA含量在低、中剂量UV-B辐射时呈增加趋势.SOD同工酶谱受到UV-B辐射的显著影响.中度剂量下CAT酶出现新的谱带(CATⅡ).低、中剂量胁迫下POXⅡ活性有轻微增加,而在此次研究中,未能检测到APX同工酶谱带.这些结果表明鼠尾藻中SOD与CAT酶活性及AsA水平对UV-B辐射增强响应最敏感,在该藻抗紫外胁迫的应激反应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