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根据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物特性,采用5L透明聚乙烯薄膜袋作为扩培容器,按体积比2%、4%、6%、8%和10%接种,5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扩大培养试验,每隔24h对培养液进行吸光值和活菌数量的全程跟踪检测,为检验其纯度进行了杂菌含量平板培养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活菌数量在120h后生长达到峰值。本试验最适接种量为8.4474%,接种量6%以上才能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菌的数量,在实践中可适当增加接种量以达到快速培养的目的。本试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大规模快速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优点突出,但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选取关中地区某学校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及陕南地区某小区售楼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通过监测工程运行期间地下水温度、水位和水质动态数据,分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地质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工程采灌平衡时,地下水位恢复迅速,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长期运行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位产生明显的改变;在一个完整的供暖、制冷年内地下水回灌井从井口至井底不同深度地下水温度均处于平衡状态;工程运行过程中水质常规阴阳离子、总硬度、总碱度、总溶解性固体、pH值和水化学类型没有明显的改变,有毒物质中的氰化物、汞离子、砷离子、铅离子、铬离子、挥发酚、铜离子一直处于检出限以下,仅有锌离子浓度受工程运行有一定变化。论文通过分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影响,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科学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3.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和治污减霾.关中盆地西安凹陷地热水赋存条件较好,资源量丰富,地热水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未见关于西安凹陷地热储层划分及资源量的研究.将西安凹陷地热水热储层分为红河-白鹿塬组、新近系的冷水沟-寇家村组、蓝田灞河组、张家坡组4类,对其系统分析每类热储层的储盖特征、...  相似文献   
54.
高精度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ingOrientation system,简称POS系统)能够获取机载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和三轴姿态信息,从而可以实现机载遥感直接对地定位,这对于无控测图乃至未来实时智能测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摄影测量几何定位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分析了POS辅助航空摄影的原理和主要误差源,然后对未来POS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55.
二道沟镍矿115号岩体为原生硫化铜镍矿,岩体赋存于二道甸子-南木条子背斜北西翼内侧东西向裂控岩体群中.岩体侵位追踪于两组剪切裂隙形成的张性断裂中,以裂控岩体为主要含矿岩体,岩体与围岩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56.
胡平  周阳 《吉林地质》2013,(4):35-36,42
夹皮沟地区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是我国比较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本文介绍了该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别是那些沿着环形构造发育的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阐述了金矿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太古宇变质岩系、剪切体系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以及幔源岩浆活动,根据上述条件指出找矿远景区——新立屯—马家店地区和大朝阳沟地区。  相似文献   
57.
POS系统是移动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系统集成影响,POS系统中心的运动状态无法直接观测。因此,可采取设置相关测量合作目标的方法,在确定其与POS系统中心的位置基础上,通过观测合作目标来确定POS系统中心的运动状态。从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空间基准统一方程出发,提出了一种解算测量合作目标安置参数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POS系统定位定姿误差、全站仪测距测角误差、尺度因子误差等误差源对安置参数解算的影响,推导了安置参数解算的误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解算方法,可以获取毫米级的合作目标安置参数,满足合作目标应用于动态测量检测POS系统定位精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58.
在充分分析地图注记特点的基础上,设计针对小间距地图注记的智能识别系统,提出分析投影积分高坡值个数的文本图像倾斜校正方法,并且,基于地图注记为印刷稿字体,其相同字号字体占位一致的特点,提出基于间距积分分割文本行图像的方法,最后利用现有小型OCR系统常用的基于结构化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构建特征字库,基于此特征数据库对提取的地图注记字符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59.
以榆神矿区区域地质资料为依据,总结了该区煤层与含(隔)水层空间组合类型;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塑性条件、破坏准则及应力判别,模拟首采煤层与含(隔)水层空间组合类型下导水裂隙带高度; 通过对比钻孔探测法与数值模拟法,发现数值模拟法具有可行性; 利用模拟结果,绘制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空间分布图,总结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整体分布规律; 对比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其首采煤层上覆岩层厚度,总结矿区采煤失水危险性,并进行采煤失水危险性分区; 通过控制采煤失水危险区域的采厚可以达到“保水采煤”的效果。本研究对榆神矿区后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0.
榆神矿区首采煤层及上覆岩层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榆神矿区是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该矿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榆神矿区首采煤层分布、厚度、埋深及其上覆岩层的厚度和顶面形态,根据岩石成因、工程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该区岩(土)体划分为4个类型和7个岩组: 松散岩类(沙层组、土层组)、软岩类(风化岩组、煤岩组、烧变岩组)、较软岩类(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岩组)和较坚硬岩类(砂岩组),总结了各岩组的分布、厚度和物理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矿区煤层顶板多为中等—难冒落型顶板,局部地段属易冒落型顶板; 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底板属稳定型底板,泥岩底板稳定性差。为指导矿区规划、环境评估及煤炭开发提供依据,对切实转变陕西煤炭发展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矿山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