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59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基于海洋要素时空配置的渔场形成机制发现模型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针对海洋时空要素和相关渔业资源的互动性及非线性关系,分析了带空间结构的变量间关系问题,建立基于海洋要素场时空配置的渔场形成机制发现模型.将海洋要素场的空间配置用邻域进行表达,并将邻域所取得的要素状态变量转换为决策系统的关系表,以提取海洋场时空配置和渔场形成的时空关联规则.以大沙渔场形成的温度场时空配置发现为实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2.
中国海域辽阔,但公开发表和出版的1:100万及更大比例尺的海底地貌图尚属空白。在综合研究已有的海底地貌分类系统的基础上,以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幅为实验区,尝试建立了该海区1:100万海洋地貌分类系统,利用历年来南沙群岛海区等深线图(1:50万)、沉积图(1:200万)、地质地球物理图集(1:100万)及各种文献资料和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幅的海底地貌图并对该区域的地貌格局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通过对现有资料的综合进行1:100万海底地貌制图是可行的。实验发现:1)等深线数据如同陆地上的等高线数据,是进行海底地貌制图的基本和主要数据源;2)海底底质和沉积物数据是进行海底地貌成因类型判别的重要依据;3)海底构造格局对海底地貌格局起着根本的控制作用,因此海底地质地球物理数据也是进行海底地貌制图不可或缺的数据之一。  相似文献   
273.
中国海域辽阔,但公开发表和出版的1∶100万及更大比例尺的海底地貌图尚属空白。在综合研究已有的海底地貌分类系统的基础上,以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幅为实验区,尝试建立了该海区1∶100万海洋地貌分类系统,利用历年来南沙群岛海区等深线图(1∶50万)、沉积图(1∶200万)、地质地球物理图集(1∶100万)及各种文献资料和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幅的海底地貌图并对该区域的地貌格局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通过对现有资料的综合进行1∶100万海底地貌制图是可行的。实验发现:1)等深线数据如同陆地上的等高线数据,是进行海底地貌制图的基本和主要数据源;2)海底底质和沉积物数据是进行海底地貌成因类型判别的重要依据;3)海底构造格局对海底地貌格局起着根本的控制作用,因此海底地质地球物理数据也是进行海底地貌制图不可或缺的数据之一。  相似文献   
274.
基于过程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对蕴涵空间位置信息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发、分析、显示和应用的支撑技术,日益显示其对海洋研究的重要性.但传统的GIS主要以静态方式完成对地理空间“状态”的描述、操作和分析,而海洋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中,需要处理的是海洋动态现象.要完整地表达和分析海洋动态现象的特征与变化规律,必须使地理信息系统具备对海洋动态过程的管理、处理和分析能力,亦即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需要将“过程”纳入其研究范围.为此,以过程处理为核心,发展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对时空信息处理的能力,充分利用多维信息可视化和组件化技术,开发了三层体系结构的大吞吐量开放式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axplore.简要介绍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与特色模块,包括海洋用户需求分析、MGIS的定位与总体设计、多源数据管理、栅格数据处理、海洋形态特征分析、多维时空动态、综合分析环境和海洋模型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275.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地地貌数字解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3S”技术与地学的结合,对传统地貌制图的编绘方法必然产生较大影响。遥感影像不仅作为地面调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缩放到所需比例尺的重要数据源;各种数据源的参考数据如地形图、植被图、地质图、土地资源图等均可以数字的方式在GIS环境中集成、叠加与运算,从而改变了地貌制图依赖于地形图进行多次综合概括的制图方式,使基于多源数据的遥感地貌信息定量解译成为可能。以青藏高原昌都幅遥感地貌解译为例,探讨不同类型的数据在山地地貌解译过程中的使用方式和对地貌判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多源数据的遥感地貌解译方法,为全国1∶100万地貌遥感解译和地貌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6.
周成虎  马廷  杨辽  覃彪 《中国科学D辑》2006,36(Z2):164-168
提出一种以中央经线和纬线直接展开为基础的新的全球投影方式——纬平面投影.该投影以赤道展开为横轴,中央经线展开长度的一半为纵轴,纬线圈在纬平面投影上为一系列平行的直线段,经线圈的投影为正弦曲线.纬平面投影是一个等面积投影,纬线投影无长度变形,经线投影长度和经纬线夹角的投影变形随着距中央经线以及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纬平面投影可以为全球离散网格系统的建立提供很好的投影变换基础.  相似文献   
277.
信息高速公路与地理信息系统──综述地理科学的信息革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是一个能为全球广大用户提供大量信息及信息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雏形Internet已连接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提供了诸如新闻广告、电子邮件、远程对话等一系列服务.中国也已经以“金桥工程”为起步开始实施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WebGIS的建设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与规范化.同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GIS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条件,促进了WebGIS等的发展,改变了GIS集成方式,拓宽了GIS应用领域,并将推动地理科学的信息革命.  相似文献   
278.
1 我国城市化与城市信息系统的地区浪潮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需求.城市大于农村.沿海先于内陆。这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只有土地单位面积的增值或工农业产值足以承担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费用,这些城市才有可能驱动城市信息系统的开展。  相似文献   
279.
经过3年的试出版,《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产业)杂志,现正式改名为《地球信息科学》(ISSN 1560—8999,Geo Information Science),在香港出版发行。改版后的《地球信息科学》在继承原杂志的风格基础上,着重于发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基础理论方法研究。《地球信息科学》由陈述彭院士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办,每年四期,分别于3、6、9、12月出版,并在国内外发行。  相似文献   
280.
支撑向量机及其遥感影像空间特征提取和分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提出了基于支撑向量机(SVM)的遥感影像空间特征提取的新方法,并以SPOT全色波段影像上城市特征信息的提取为应用实例,并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等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认为SVM方法不但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分类精度,而且在学习速度、自适应能力、特征空间高维不限制、可表达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