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5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474篇
测绘学   384篇
大气科学   584篇
地球物理   616篇
地质学   1690篇
海洋学   402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234篇
自然地理   35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叙述了兵团勘设院开展钻探质量管理活动,发展了300多个 QC小组,获自治区和兵团优秀成果奖30多项,成绩显著,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从地质记录中寻找周期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最近,Hazen利Trefil(1991)提出了20条科学论点,并提到了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以周期模式运转.这个想法在最近对百万个不同的长期的陆地及防外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分析中得到证实、尤其是RauP利Sepkoski(1984)关于海洋种群灭绝的周期是26Ma的断言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讨论集中在26Ma周期的统计稳定性及内在联系方面一对陆地(潮汐玄武岩,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和陆外(冲击陨石坑)循环过程与周期性生物事件的内在联系的很多研究为“灾变循环”的可能出现提供了证据。然而,对这些记录里…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电话线和Modem互联通讯的原理及应用,详细论述了在这种组网方式下如何通过SLIP协议(或PPP协议)实现SCO UNIX主机和Windows主机、SCO UNIX主机相连来实现文件的远程传输,并提出解决方案,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27.
空间直观模拟(SEM)在土地利用/覆盖(LULC)与城市化、都市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模拟与预测中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模型的可靠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却显得不足和滞后.不确定性也是导致政府决策部门和公众不能有效获取可靠预测信息的重要原因.对此,本研究通过建立SEM和预测不确定性分析方案、基于空间位置和数量的系列Kappa系数检验和尺度敏感性测度,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分析了与空间直观模型紧密相关的不确定性的来源,考虑了空间尺度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证明,空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性和渐变性导致了SEM的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性,并决定了空间直观模型的模拟与预测精度对不同时空尺度的敏感性响应.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机载激光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精度,需对ALB原始测深偏差进行修正。通过顾及ALB测深偏差诸影响参数,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利用实测样本数据训练获得ALB神经网络偏差模型,然后基于神经网络偏差模型对ALB原始测深数据进行修正。结果表明ALB原始测深偏差较大,需进行修正。传统线性偏差模型和本文神经网络模型均能有效修正ALB测深偏差。相比线性偏差模型,神经网络偏差模型具有更高内符合和外符合精度。基于神经网络的ALB偏差建模方法能有效提高ALB测深精度。  相似文献   
29.
中国西南及邻区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建设  周蕙兰 《地震学报》2002,24(2):126-134
利用ISC报告以及中国和NEIC基本测震台网报告中的80974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地震数为7053,台站数为165,且地震和台站都分布在研究区内),对中国西南及邻区(北纬10~36、东经70~110)的深至400km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分辨率达22.初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虽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但至400km深度时仍很明显;②在北纬16和24的纵剖面上,可以看到与印度板块向东和欧亚板块相碰撞挤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速度结构的差异.在东经90的纵剖面上,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欧亚板块(青藏高原)之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也比较明显;③在90km深度的横剖面上,由缅甸的密支那至越南的洞海的低速条带,可能与红河断裂带有关;④ 提出并使用了能够更为准确直观地描述分辨率好坏的图示方法.   相似文献   
30.
农业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