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美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介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美国近年来提出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和项目申请书为基础,介绍美国科学家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中所关心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和研究焦点,供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者在项目设计和开展研究工作时参考。美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主要集中在 4个方面: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灾害-安全性与海底稳定性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天然气水合物区的现场地质地球化学观测、实验室合成和测定及计算模拟,特别关注与水合物和油气冷泉相关的生命过程及与水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2.
On the basis of the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 and the other data, using 2DMove software, the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ree seismic profiles was restored since Pliocene. The tectonic resto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initial active center lay in the west slope and then was transferred to east and south via trough center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2) several main normal faults controlled the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3) since Late Pliocene,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has experienced two spreading stages. The early is depression in Early-Middle Pleistocene and the late is back-arc spreading in Lat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which is in primary oceanic crust spreading stage.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查明海底活动断裂的几何形态和运动特征,许多方法被广泛地用于这一目的。地震资料通常是研究海底活动断层的最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地震剖面一般反映活动断裂有关的褶皱构造,并非反映断裂面本身。多波束水深测量用于探测活动断裂构造和生长历史,因为海底地形是活动断裂的最直接证据。深潜器和深拖可以直接观察海底全形过程。上述方法被广泛用于西相模湾活动断裂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南极普里兹湾柱样中石英颗粒的表面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统计分析了南极普里兹湾陆坡区一个柱样(NP951)13个层位的石英颗粒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石英表面呈现出强烈的冰川运动和较弱的化学溶蚀-沉淀作用留下的表面特征,表明该沉积物主要是处于低能海洋环境中的冰碛物。石英颗粒因化学溶蚀-沉淀作用形成的组合表面特征的定量统计结果与矿物的X射线衍射和微体古生物的分析结果相对应,能较好地解释该海区经历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05.
吴时国,罗又郎,王有强,陆钧,郑范,孙绍先Holoceneglacial-marinesedimentationinthePrydzBay,Antarctica¥WuShiguo;LuoYoulang;WangYouqiang;LuJun;Zheng...  相似文献   
106.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辛东地区位于多个构造带的结合部,构造复杂,其中辛镇构造是研究区内的主要构造带。区内断层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性和继承性,沙三上段到沙二段(Es3上—Es2)沉积时期和东营组(Ea)沉积时期是断层发育的全盛期。根据4116测线平衡剖面的演化史分析,辛东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沙三段(E%)沉积前的雏形阶段、沙三段-东营组(Es3-Ed)沉积时期的定型阶段和馆陶组-现今(Ng-现今)的衰退阶段三个时期。研究区内的油源主要来自于邻近的民丰洼陷和牛庄洼陷。油气成藏期次基本分为东营期和馆陶末~明化镇期,且以晚期成藏为主。生成的油气首先就近运移,在深部沙四段(Es4)、沙三中下段(Es3中下—Es2)发育的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其次,通过大规模联通的储集体和活动性断层向本区运移,在靠近洼陷的构造翼部和核部的古近系断块区富集起来;此后,由于长期发育的活动性断层的存在,已形成油气藏的平衡条件被改变,部分油气随着活动性断层继续向上运移在浅部新近系中形成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7.
南海南部大陆架的残留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南海南部大陆架的残留沉积物的粒度,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生物分布等,并指出残留沉积普通遭受改造。按其早期的形成环境差异和改造作用不同,划分出加里曼丹-巴拉望残留沉积区和亚南巴斯-纳土纳残留沉积区。  相似文献   
108.
西沙海域碳酸盐台地周缘水道沉积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显示,南海北部西沙海域碳酸盐台地周缘广泛发育水道沉积体系。礁缘水道底界面表现出强反射特征,内部充填弱-强、连续性好的地震相,可见底部杂乱反射特征;斜坡水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横向上连续发育的"V"型特征,且下切深度较浅。西沙隆起与广乐隆起之间的南北向低洼地带发育大型深水水道,并且受古地貌高点影响,水道分为南北两个分支。北分支水道可分为5期,且水道迁移现象明显;南分支水道可分为4期,水道以充填强振幅、连续性好的浊流沉积体和弱振幅、杂乱的块体搬运体系(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s)为特征,每期水道均表现出侵蚀-充填-废弃的旋回性。分析认为西沙碳酸盐台地周缘水道沉积物源来自西沙隆起和广乐隆起的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碎屑及由火成作用产生的火成岩碎屑。西沙-广乐碳酸盐台地水道相互贯通,构成台地-斜坡-深水的水道沉积体系,为碳酸盐岩、生物礁及火山碎屑向台地周缘输送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9.
海底滑坡及其触发的海啸是海洋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工程设施及沿海地区人口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海洋地质灾害研究和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根据高精度地球物理资料(地震和多波束),在南海北部主要含油气盆地(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中发现大量的海底滑坡。这些海底滑坡形成于上新世至第四纪,它们多以杂乱或空白的地震反射为特征,部分海底滑坡含有大量滑塌块体;这些海底滑坡的规模从数平方千米至上万平方千米不等。本文梳理了南海北部海底滑坡的特征;并对包括西沙隆起在内的海底滑坡所造成的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海啸)进行初步评估;最后,指出了南海北部未来海底滑坡研究中需要解决并有望取得突破的主要科学(海底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实践(潜在海底滑坡及其触发海啸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0.
SurfacetexturesofquartzgrainsfromaoreatthePrydzBay,AntarcticaTX@王祥珍@吴时国@李传荣@陈虹勋@罗又郎SurfacetexturesofquartzgrainsfromacoreattheP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