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海洋学   9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8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黄海原环虫的研究Ⅰ——原(虫耑)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铃  孙瑞平  陈木 《海洋学报》1980,2(2):132-148
原环虫(Archiannelids)中除去囊须虫属(Saccocirrus)等个体稍大外,余均为小型底栖生物(Meiobenthos).1962年以来,我们在黄海青岛沿岸采到5种原环虫.本文第一作者等曾就其中单殖囊须虫(Saccocirrus gabriellae Marcus*)作过初步报告;这里再根据日本北方的色丹岛、美国旧金山和我国黄海等海区标本,以及室内观察结果,对其不同种群间的变异和个体生殖发育情况作新的介述.很久以来普遍认为原环虫是环节动物门的一个纲,系比较原始的环虫.  相似文献   
72.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当代生态学的中心议题。南极生态系统是独特的 ,它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为了保护地球上至今生物多样性最少受干扰的南极 ,保护南极的资源 ,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 ,乃至保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 ,开展南极生态系统的研究 ,其重要性是毋庸多加解释的。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对于开展南极生态系统的研究很重视。但由于南极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开展生态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 ,而且国际上可供借鉴的经验甚少。因此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 ,我们从 1 987年起联合了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分局、中科…  相似文献   
73.
南极长城湾浅海底栖生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宝铃  陈木 《南极研究》1992,4(4):55-61
  相似文献   
74.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南极小红蛤的摄食、呼吸和排泄。随着小红蛤的个体大小(壳长)和干重的增加,单位个体的摄食率、耗氧率、排氨率、MCR、O/N增大,而单位干重的耗氧率、MCR、O/N下降。本文还利用O/N比探讨了小红蛤的代谢能源机制。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道在青岛沿岸采到的多毛类栉(虫耑)虫。这种动物身体结构简单,生殖方式原始,是研究多毛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很好的材料。它可自由生活,也可与其它动物共生。我们的标本与前人描述略有不同,简单型刚毛的齿数可达6个。栉(虫耑)虫在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6.
1994年12月-1995年3月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进行了定点南极帽贝种群空间分布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所在底质、样方大小如何,所有调查种群均呈聚集分布.对6个小尺度样方样本进行种群水平下空间结构分析得知: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colony),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且可能是由环境异质性所引起的;个体在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帽贝在岩石滩的个体群较大(面积为0.04-0.16m2),在卵石滩较小(0.01-0.04m2),在垂直岩面亦较小(0.01m2).随时间变化(1994年12月-1995年3月),帽贝的聚集度(m*)随种群密度的下降而有所降低.在排除密度因子以后,聚集指标m*/m的数值大多稳定在3.61-4.77之间.  相似文献   
77.
中国近海首次发现的内寄生多毛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寄生多毛类大都属矶沙蚕目Eunicida花索沙蚕科Arabellidae,迄今全世界只报道了5属10种,其寄主绝大部分是多毛类(裂虫科Syllidae、矶沙蚕科Eunicidae、欧努菲虫科Onuphidae、海稚虫科Spionidae和蛰龙介科Terebellidae),只有一种寄生在螠虫类Echiu-roidea体内。内寄生多毛类大多数只有一个寄主,少数可寄生在2种或5种以上的多毛类  相似文献   
78.
曳鳃动物Priapulida是一类种数很少,类似蠕虫的动物,它在动物界中的系统地位讨论已久,从18世纪中叶最初认为是腔肠动物的海葵;棘皮动物的海参;迨后与星虫、螠合为桥虫类Gephyrea,进一步争论焦点集中在有无体腔膜,是假体腔动物还是真体腔动物;是根据细胞学结构,还是以宏观外部特征建立一个门——曳鳃动物门,迄今尚无定论。70年代后期,较多的学者将曳鳃动物单列门(如W.D.Russell-Hunter,1979,W.  相似文献   
79.
80.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夏季潮间带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夏季潮间带水温、盐度、营养盐(活性硅酸盐SiO3-Si、活性磷酸盐PO4-P、硝酸盐NO3-N)等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其水温空间分布,高潮区最高,中潮区次之,低潮区最低;气温和潮间带裸露时间长短是影响潮间带水温变化的主要因子。盐度空间分布特点是高潮区最低,中潮区次之,低潮区最高,陆地融化雪水渗透到潮间带的多少将影响潮间带盐度的空间分布。潮间带营养盐含量的空间分布,中潮区低于低潮区,潮间带的营养盐主要不是来自陆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