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在对研究区191个泥质岩样品中Sr、Ba、Ga、Ru、B、K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图解分析、统计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找出它们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选定Sr/Ba,B、Ga、Rb三元素含量相对关系来判断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的沉积环境.依据所获得的地球化学资料并结合地层古生物特征,证明了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确有海相地层存在.  相似文献   
32.
白垩纪早期陆相特殊沉积的分布特征及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地质资料的系统总结,认为白垩纪存在有如下具有气候意义的陆相特殊沉积类型:钙质沉积、可燃性有机岩、蒸发岩、沙漠沉积体系、红土型风化壳、铁质沉积、含铜沉积、火山相关沉积、灰岩、白云岩和膨润土。利用所获得的早白垩世6个时期特殊沉积的分布图,可以对不同类型特殊沉积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讨论。结合特殊沉积所代表的气候意义,可归纳出如下气候指标:可燃性有机岩、与黑色(泥)页岩相伴生出现的黄铁矿及菱铁矿、膨润土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标志;红土型风化壳、三价铁质沉积是湿热-热气候的标志;石膏、灰岩反映了暖干气候。岩盐、钙芒硝、沙漠沉积体系、白云岩反映了干热环境。火山相关沉积可反映高温环境。钙质沉积、含铜沉积反映干旱-半干旱气候。根据特殊沉积的分布组合特征,可划分出6种气候类型:(1)暖湿气候;(2)暖湿-暖干气候;(3)暖干气候;(4)热干-干旱气候;(5)干热-暖干气候;(6)干热气候。气候区在BerriasianBarremian期主要表现以纬向分布为特点,Aptian期和Albian期体现出纬向和经向两种分布方式的叠加,同时在中东部地区的气候带类型增多。其中Hauterivian期最干热,Albian期最湿润。  相似文献   
33.
全球气候变化——新生代构造隆升的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成善  向芳 《矿物岩石》2001,21(3):173-178
构成地球的各大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其中一个圈层发生变化必将影响其他圈层的特征和状态。新生代时,岩石圈中出现了物质的重新分配与调整,产生了地史上最为显著的构造隆升。同时,地球其他圈层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气圈中有大气环流的改变,大气CO2质量分数的变化;水圈中出现降雨分布的改变、两极冰盖的出现;生物圈表现为植物群落分布的迁移;这些变化的同时出现暗示地表的隆升对其他圈层,特别是大气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种推断,以Ruddiman等为代表的科学家提出了构造隆升-气候假设。这一假设对解释新生代以来气候变化以及隆升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较为合理的答案。但是,由于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缺少对新生代以来地壳主要隆升区(特别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史的清楚认识,关于新生代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还缺乏定论。更多的工作还有待于地质学家、气象学家、生物学家、海洋学家等来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34.
青藏高原南缘前陆盆地中的磨拉石主要沉积在小喜马拉雅带和次喜马拉雅带中,次之出现在冲积平原带。最老的新生代磨拉石为分布于Potwar高原(巴基斯坦)的Murree组,时代为始新世中期一早中新世末。前陆盆地中分布最广泛的为Siwalik群,它占据了次喜马拉雅带的绝大部分,时代主要为中新世-上新世早期。更新的磨拉石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平原带中,为第四纪的冲积物。总的来看,前陆盆地中的新生代磨拉石表现出向上变粗变厚、向南变细变新的变化趋势,并有盆地西部先沉积的特征。结合前人关于古印度扇、印度扇、孟加拉扇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青藏高原南缘的造山作用具有向南生长的特点,同时该区再现早期东高西低、后期西高东低的地形过程。  相似文献   
35.
36.
陆相特殊沉积的研究方法及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馨  向芳  罗来  宋见春 《地学前缘》2009,16(5):71-78
陆相沉积形成于地圈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交界面上,比海相地层更有效地记录了地球表层环境的信息。通过对沉积岩中沉积物的粘土矿物、气候指数、氧同位素测温等研究,获得关于气候干湿冷暖的信息。基于对这些常用方法的研究,提取出一些陆地上的特殊沉积,如:陆相红层、沙漠沉积体系、蒸发岩、煤及油页岩等所包含的丰富气候信息。沙漠代表干旱炎热气候;陆相红层的出现反映高温氧化环境,其在干旱和潮湿的热带气候下都能形成;芒硝代表干冷的气候环境;石膏则代表干热,水体盐度高,蒸发作用强的气候条件;煤层/油页岩一般形成于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对特殊沉积的研究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和恢复大陆古环境。  相似文献   
37.
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实际资料将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划分为四种主要岩石类型及三种主要沉积相。依据最新的白云岩成因理论,结合先进的室内测试手段,对这几类白云岩进行成因分析,证明资阳地区灯影组白云岩具原生和重结晶两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38.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2)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3)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4)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5)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6)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7)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8)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9)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