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9篇 |
免费 | 214篇 |
国内免费 | 2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7篇 |
大气科学 | 105篇 |
地球物理 | 118篇 |
地质学 | 702篇 |
海洋学 | 99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146篇 |
自然地理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6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193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思茅盆地与呵叻盆地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带。二者的含钾盐建造在区域分布、沉积特征、成盐层位、析盐矿物组合特征及物质来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是中国海相找钾实现突破的重要潜在区之一。尽管目前对两地钾盐矿的成矿认识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对于二者的关系和成矿模式及规律等还存在着较大争议。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建立思茅盆地钾盐矿的成矿规律和实现深部找钾的突破,本文从构造背景、地层年代、古气候环境和物质来源等方面对最近一些重要进展和认识做了梳理,现已确定:(1)思茅陆块与印度支那陆块在中生代可能为统一的整体,思茅与呵叻盆地基本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内,在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具有较好的成盐成钾构造和古气候条件;(2)思茅和呵叻盆地在含钾盐及其下伏地层沉积期间可能具有相似的潜在物源区,包括扬子、松潘—甘孜、可可西里、义敦、北羌塘和南羌塘陆块等;(3)思茅与呵叻盆地钾盐矿的成钾物质主要来自陆源水体,同时也有海水和深部热液补给;(4)思茅和呵叻盆地含钾盐地层的年代部分重叠,但不完全吻合;(5)勐野井钾盐矿与呵叻钾盐矿可能系非同期矿床。综合构造和气候等证据,推测思茅盆地在约85.0 Ma这一呵叻钾盐矿成矿的时段就可能具有了重要的成钾潜力。 相似文献
32.
钢筋混凝土(RC)板与一定厚度的土颗粒缓冲层组合结构被广泛用于山区高位单体及群发性崩塌落石的防治,为研究此类防护结构在落石作用下的冲击力衰减规律及RC板的破坏模式,开展了室外系列落石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增大缓冲层厚度能够有效减小最大冲击力,峰值加速度随缓冲层厚度减小而增大,尤其在缓冲层厚度为0.1 m及0.2 m时,最大值急剧增大,峰值加速度与缓冲层厚度的变化满足指数函数关系;根据量纲分析原理得到缓冲层最大冲击深度与动能的平方成正比、与最大入射冲击力成反比的计算公式,且与实测值较吻合;入射冲击力在缓冲层内的衰减率随缓冲层厚度的增加以指数函数递增,在0.6 m缓冲层厚度下可使峰值冲击力衰减70%左右;随累积冲击能级的增大,RC板经历了弯曲起裂及扩展、次级弯曲裂纹和剪裂纹产生及跨中弯曲裂纹贯通的过程,试验结束时RC板整体表现出典型的弯曲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33.
伴随各类南极活动的增多, 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遇险、遇难事件并更好地进行搜救成为南极活
动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划分搜救区域的基础上, 南极
地区形成了以距离南极最近的5 个国家为主导的南极搜救体系。各国的搜救职责依4 个国际公约确立。承
担搜救责任的5 个国家基于本国的搜救体系, 开展国际合作, 在南极搜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贡献。在
现有南极条约体系框架下, 南极搜救活动难免会对相关国家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极地安全等问题产生一
定的影响。我国作为参与南极活动的主要国家之一, 在南极有着重要的利益诉求, 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的硬
件设施、提升搜救软实力等途径来提高我国的南极搜救活动参与度, 强化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与影响,
增强对南极事务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4.
地震前电磁辐射信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映电磁辐射信息的地震前异常变化很多,但都有一个震前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体现这种特征,根据十几年来河北廊坊电磁台网的观测资料,通过给不同强度段的各台日信息量赋予不同的权值,并把当日各台权值累加来反映当日内多台信息量集中的强弱,然后把上述权累加和用一种不连续积分的方法反映异常的持续时间,通过对监测范围内4次Ms≥5.0地震震例分析,发现该方法反映震前异常特征明显,短临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5.
36.
为了全面地揭示粗糙元的所有几何参数的交互作用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利用风洞实验研究了粗糙元高度、密度、高度与间距比、孔隙度和方向比率等几何参数交互作用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实和孔隙粗糙元的无量纲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度/粗糙元高度)均可表示为粗糙元密度/等效密度的正比例函数,而比例系数反映了粗糙元几何参数交互作用。据此,该研究发展了一个全面反映粗糙元高度h、密度/等效密度λ、高度与行间距比Sp和方向比率AR等几何参数交互作用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模式:Z0h=-0.0028+0.5403S0.32p·AR-0.07·λ。该模式改进了模拟的精度,扩大了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7.
通过贵州天柱重晶石矿整装勘查,在天柱云洞重晶石矿床下部发现铅锌矿体,矿体产于陡山沱组地层中,呈层状产出,规模较大,具有"上部重晶石矿,下部铅锌矿"的分布规律。从矿床地质、地化特征等方面研究,获得该矿床属于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初步证据。通过与典型SEDEX铅锌矿床对比,云洞地区铅锌矿的矿体形态、矿物组合、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沉积、构造环境等,都与典型SEDEX铅锌矿床具有相似性。根据沉积、构造背景分析,认为湘西黔东具备热水喷流沉积(SEDEX)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预测天柱坪地—新晃—玉屏一带具有寻找大型铅锌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38.
39.
目前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仍很肤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于地球动力学问题仍在探索过程中,Science杂志2005年公布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中的第10个问题是“地球内部是如何运行的”,提出地球动力来源还尚未解决。 2017年出版的《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认为板块构造理论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学说依然存在其形成以来就存在的难题,即板块动力、板块起源及板块上陆三大问题,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讨会分两个环节,一是主要观点报告环节,二是讨论争鸣环节。
在报告环节,涉及动力机制的主要有5位报告人,分别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梁光河提出了新大陆漂移说,通过大量证据分析认为传统的海底扩张驱动大陆漂移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事实说明持续推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不是海底的持续扩张,而是大陆板块后下方持续的岩浆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那是一个自发的连锁反应。万天丰认为传统的海底扩张传送带模式很难解释大陆板块漂移速度远远大于地幔对流速度这个问题,提出了陨击说。陨石撞击诱发地幔底劈推动大陆板块运动这个新的驱动模式。唐春安提出了地球龟裂说,认为地球内部热能的积累与释放,使得地质历史上岩石圈地幔具有冷热交替的周期。毛小平分析认为,目前所提出的地球动力中,只有周向应力具有足够数量级的应力,可以推动板块运动;周向应力在岩石圈薄弱处释放从而产生地壳相对运动;长期以来解释不了的“地壳异常压力”其实就是周向应力,而可独立于重力的构造力、碰撞力并不存在。
在讨论争鸣环节,大家针对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自由发言。梁光河指出万天丰提出的陨石撞击可以较好地解释超大陆裂解的初始动力,但不同意陨石撞击可以提供持续的大陆漂移的动力,以印度板块的北漂为例,因为地幔的巨大黏滞阻力,需要无数个陨石定点撞击印度板块后面才可能持续推动印度板块漂移。唐春安提出地球的锅盖效应,因此上地幔具有冷热周期,在热周期地壳才会大规模漂移,按照力学机制,大洋中脊和转换断层不可能是海底扩张产生的,应该是大陆漂移拉开产生的断裂系统。最后杨巍然总结发言,认为陨石撞击是一个重要因素,地球上的构造运动都可以归结为开合运动,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都是存在的,地体构造也是科学的。研讨会取得的共识是:大陆的确存在大规模水平运动,传统的地幔对流传送带驱动模式存在很多与观测事实不符的问题,需要重新认识驱动机制和驱动力的问题,对板块俯冲问题多数持怀疑甚至反对的观点。其驱动力应该来自重力和地球内部热力,但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重庆市三峡库区光能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由影响太阳辐射的因子入手、分别从云、雾、日照时数(百分率)、太阳辐射量等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天文气象意义到时空分布规律,从一般到个体,从现象到成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