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605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彭认灿  董箭  贾帅东  唐露露  王芳 《测绘学报》2022,51(7):1575-1587
水深是反映海底地形起伏形态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海洋并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数字水深模型是用离散水深数据实现对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的一种数字化表达。数字水深模型建模技术与所构建模型的质量、特点及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直接决定了海底地形表达的真实可靠性和精度,并将对舰船航行的安全性及其他相关应用产生重要影响,一直是海道测量和海图制图人员科学研究与海洋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实践关注的核心内容。本文在总结数字水深模型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水深模型建模技术现状,重点阐述了数字水深模型在航海和非航海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数字水深模型建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2.
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集中区,它纵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海西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既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北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之一,又是我国东部北北东向延伸的地壳厚度陡变带与重力异常高梯度带,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地质意义。本文针对研究区在中生代岩浆活动物质来源认识方面的不足,首次对太行山-大兴安岭整个构造岩浆带40余个代表性岩体的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不同区段(南、北太行山地区、大兴安岭中-南地区)、不同侵入期次(早、中、晚)岩石具有明显不同的Nd、Sr、Pb同位素特征,可以推断其岩浆源区性质各不相同:南太行山地区基-中性岩浆均来源于富集地幔储库;北太行山地区早期基-中性岩浆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中期中-酸性岩浆来源与下地壳关系密切;晚期富碱质中-酸性岩浆来源可能与下地壳、甚至中地壳物质有关;大兴安岭地区中-酸性岩浆来源与亏损地幔关系密切,可能源自与亏损地幔有联系的年轻的下地壳。由此表明,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地区岩石圈地幔为富集地幔,而兴蒙造山带地区岩石圈地幔则为亏损地幔。此外,根据岩石的Nd模式年龄,初步认为2543~1485Ma可能指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发生富集作用的时间,而983~540Ma则可能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壳生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2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陕北地区,是盆地中生界油藏最为丰富的区带之一,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层,其次是侏罗系延安组,以往的研究也多集中于以上含油层.长101层是近几年勘探评价的新层系,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和数理统计研究了长101层的沉积、成岩特征,分析高渗储层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环境控制长101高渗储层分布,成岩作用对长101高渗储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主河道砂岩厚度大、粒度粗、孔喉大、孔隙连通性好,河道侧翼砂岩厚度薄、粒度细、孔喉小、孔隙连通性差.因此,压实作用后主河道砂岩粒间孔含量多于河道侧翼砂岩,导致主河道砂岩胶结作用弱于河道侧翼砂岩,而溶蚀作用强于河道侧翼砂岩,主河道砂岩物性明显好于河道侧翼.沉积、成岩作用共同造成长101高渗储层发育于河道主带和分流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924.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al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分析野生草鱼和家养草鱼,并筛选与草鱼种质退化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共进行88对引物组合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905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21个可能与种质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中有8个片段能在GeneBank中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序列,而其他片段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925.
5种除草剂对白鲢鱼种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鲢(Hypophthalmicthysmolitris)为实验材料,研究常用除草剂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采用直线回归法求得的96hLC50值分别为:2,4_D丁酯0.185mg/L,可信限0.138~0.247mg/L;丁草胺0.080mg/L,可信限0.067~0.097mg/L;使它隆3.80mg/L,可信限2.68~5.40mg/L;艾割18.60mg/L,可信限14.80~23.32mg/L;嗪草酮108.80mg/L,可信限91.46~129.72mg/L。对鱼类安全浓度分别为0.019mg/L,0.38mg/L,0.008mg/L,1.86mg/Land10.88mg/L。  相似文献   
926.
927.
928.
2014/2015年东亚冬季风活动特征及其可能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东阡  崔童  司东  卲勰  李清泉  孙丞虎 《气象》2015,41(7):907-914
2014/2015年东亚冬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略偏弱,季内冬季风强弱转换阶段性特征明显,初冬强度偏强,隆冬和后冬转为偏弱。受其影响,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季内变化显著,初冬冷、隆冬和后冬暖。进一步研究表明,冬季风强度偏弱与2014年9月北极海冰范围偏大(去线性趋势)有关,前期北极海冰偏大不利于西伯利亚高压偏强,进而导致冬季风偏弱和冬季气温偏高。中部型尼尔尼诺(El Ni〖AKn~D〗o)和太平洋十年振荡(PDO)暖位相的配合是造成冬季风强度偏弱的另一个重要外强迫。PDO位相在El Ni〖AKn~D〗o事件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中起调制作用,赤道中太平洋暖海温有利于偏南风距平控制我国东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当PDO暖位相和El Ni〖AKn~D〗o事件协同作用时,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对El Ni〖AKn~D〗o事件的响应更加显著。东亚冬季风的季内变化则与大气对中部型El Ni〖AKn~D〗o事件的响应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29.
对2019年夏季广州市从化区3个雷暴过程中7次触发闪电过程的39次继后回击和10次M分量及其对应的地电位抬升(ground potential rise,GPR)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39次继后回击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峰值几何平均值能达到-138.97 kV,且波形具有明显的次峰,次峰几何平均值为-90.09 kV,约为最大峰值的64.86%;继后回击引起的地电位抬升电压主要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4),感应耦合作用相对较弱(相关系数为0.55),而M分量过程对应的地电位抬升电压则均由雷电流泄放引起(相关系数为0.99)。在雷电流瞬间冲击下,继后回击和M分量过程时的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频接地电阻,M分量过程的冲击接地电阻平均值为12.02 Ω,继后回击过程为10.87 Ω。M分量半峰宽度可达毫秒量级,会使浪涌保护器长时间处于动作状态,极易引起浪涌保护器热崩溃损坏。  相似文献   
930.
In the present study, three wavelet basis functions (Mexican-hat, Morlet, and Wave) were used to analyze atmospheric turbulence data obtained from an eddy covariance system in order to determine effect of six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three-dimensional wind speed, temperature, and CO2 and H2O concentrations) on the time scale of coherent structures. First, we used 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original and reconstructed waveforms to test the three wavelets’ performance when determining the time scale of coherent structures. The Wave wavelet’s reconstructed coherent structure signal best matched the original signal; thus, it was used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time scale, number, and time cover of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e found similar results for all elements, though there was some internal variation, suggesting that coherent structures are not inherently dependent on these elements. Our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proper coherent structure detection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n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oheren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hich is helpful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nd boundary lay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