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In this paper we adopt annual land use conditions change data, land sifting data, social,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data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of nine districts and four counties in Xi'an city from 1980 to 2000 to analyze its structural and degree change of land use since the 1980s, and calculate the benefits and transformation of land use ty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agricultural land increased rapidly, especially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ial spots and industrial and mining (RIM) land use increased mostly rapidly, an increase of 64%. Meanwhile, the intensity of land exploitation was accelerating, land was transformed to industries with better benefit and areas experiencing faster urbanization process. By analyzing the harmonious degree of land exploitation i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we find out that the land use imbalance mainly existed in the municipal area of Xi'an, and the imbalance index of land use based on GDP and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were respectively 12.37 and 14.67 in 2000, which were far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regions. Nevertheless the environmental harmonious degree in the municipal area of Xi'an ranges between 0.6 and 0.8,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uburban area. Some proposals addressing to the problems of harmonious level in all scales, resources utilization, projects management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intensive urbanization are also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92.
针对京津高铁(北京段)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采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获取研究区2010—2015年间地面沉降信息,结合地下水实测数据,采用交叉小波的方法探讨不同层位地下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的关系,最后结合研究区内可压缩黏土层分布情况分析地面沉降与可压缩黏土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沉降速率最大值为121 mm/a;地面沉降滞后承压水位变化9~10个月,滞后潜水位变化4个月;位于同个冲洪积扇控制范围的地面沉降速率随可压缩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本研究对于科学有效防控不均匀地面沉降对线状地物的损害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根据多排螺旋CT肺部亚实性结节(SSN)三维重建的定量参数、血液肿瘤标志物和血常规指标,建立用于判断有浸润倾向肺腺癌的多参数诊断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107例接受薄层CT扫描,术后行组织学检查,并做了血液肿瘤标志物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评估指标包括患者年龄、性别;SSN在CT三维重建中的最大径、总体积、实性成...  相似文献   
94.
胶州湾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初步模拟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赵澎  单宝田 《海洋科学》2002,26(10):55-59
于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有胶州湾采用现场添加营养盐的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硝酸盐,磷酸盐,铁,硅酸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分级叶绿素a的结果显示,在1998年夏季,氮(N)或单独,或与磷(P)同时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在1998的秋季则可能是N与P共同对浮游植物群落产生调控作用,而在1999年冬季,硅(Si)则是首要的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95.
对勘察设计方案的评审指标进行分解、量化,旨在探求一种比较科学的、综合的、公平的、公正的、方便操作的评标办法。  相似文献   
96.
烟草产业是云南省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云南优异的自然条件为烟草种植提供了世界首屈一指的自然环境.另外,根据农业科学规划,在云南省现有的266.67×104 hm2多总耕地面积中,适宜种烟面积为80×104 hm2.目前,引进"3S"、"精准农业"等科学理念和技术,对云南烤烟原料的生产进行监测,对农田资源进行管理,充分发挥云南烟草优势,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的核心技术是构建基于"3S"的适应云南烟草生产需求的云南省烟草作物及农田资源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7.
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组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海  单学东 《辽宁地质》2000,17(3):219-224
辽西金岭寺-百山盆地土城子组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组合。据其岩层垂向叠置规律及不整合面的特征,可划分出两个三级旋回层序,五个四级旋回层序,十六个五级旋回层序及若干个六级旋回层序及旋回层序所对应的冲积扇、滨湖、浅湖、最大泛期、风成沙漠及辫状河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系的有规律叠置,构成了土城子组两个湖扩张-湖萎缩沉积序列,其顶、底为明显的不整合。通过对旋回层序和层序界面的横向追索,建立了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  相似文献   
98.
运用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 (FLUS)模型,基于2010年、2015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选取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16个驱动因子,设置生产空间优先、生活空间优先、生态空间优先以及“三生空间”协调4种情景,对2025年和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三生空间”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 2020—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生产空间在生产空间优先情景下持续增长,在生态空间优先情景下持续减少,在“三生空间”协调与生活空间优先情景下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 2020—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空间在4种情景下均趋于增长,生产空间优先情景下增长最少,生活空间优先情景下增长最多。(3) 2020—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空间仅在生态空间优先情景下增长,其余3种情景下均减少。(4)“三生空间”在粤港澳大湾区边缘山区变化较小,中部平原地区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99.
根据2009-04—2010-02对桑沟湾9个调查站位贝类养殖区重金属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内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甲基汞(MeHg)和砷(As)的含量水平,就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和类别划分,并对食用贝类中重金属的暴露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桑沟湾贝类养殖区海水质量、沉积物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为1~3级,平均分别为1级、3级和2级,养殖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水平为2级;总体上,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质量处于良好水平,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为1类区(清洁区)。这表明该海区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另外,针对食用桑沟湾贝类水产品的消费人群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人群食用贝类中Pb,Cd,Hg,MeHg和As的日摄入量(DI)值分别为15.67,62.02,0.001 8,0.001 6和0.188μg/(人·d),摄入量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推荐限值,因此桑沟湾食用贝类中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00.
阐述了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或雷达产品资料的网格化流程和步骤,对网格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料插值(临近法和双线性插值法)、坐标转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的转换)、格点位于弧底梯形的判断以及GrADS软件中地图投影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此外,还对比分析了临近法和双线性插值法网格化的雷达回波资料,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对极坐标系下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网格化,但临近法网格化的雷达回波资料尽可能地保留了雷达体扫资料中原有反射率的结构特征,而双线性插值法网格化的雷达资料其弱回波区(25 dBz)的范围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