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22篇 |
地球物理 | 30篇 |
地质学 | 107篇 |
海洋学 | 65篇 |
综合类 | 15篇 |
自然地理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郯庐断裂系研究的新进展——兼论东亚北东向走滑断裂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郯庐断裂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郯庐断裂是多期活动,性质多次转换的巨型断裂,最初的启动时间在晚三叠世末,与南北大陆的碰撞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以走滑(左行)运动为主,伴随挤压和拉伸,范围限于华北地块内部,断裂纵向伸展的高峰期为白垩纪到早始新世,这一时期也是裂陷作用最强的时期,始新世以来以挤压作用为主,东亚走滑断裂系各组成断裂性质复杂,不能以中生代左行平移运动简单概括,走滑断裂系的发展和演化与同时 相似文献
272.
273.
根据预报经验,模拟预报员的思路,从08h700hPa高空影响系统和14h地面图及南阳单站的气象要素等资料,筛选出5个符合天气学原理、物理意义明确的预报因子,建立预报规则,编制系统软件,输出预报结果。系统简便、实用,自动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适合基层台站。 相似文献
274.
275.
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所诱发的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北京平原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文中针对现有水准监测网点位布设存在的不足,分别选取水文地质单元分区、主要开采层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可压缩层总厚度3类影响要素图件,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划分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综合影响因素分区,共划分448个分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网点位优化设计,新增水准点220个。同时,采用地质统计学中克里金插值误差的方差作为精度评价指标,分别绘制监测网优化前后标准差分布等值线图,发现优化后的标准差明显小于优化之前,证明以地质环境背景为依托,利用地面沉降综合影响因素分区图进行水准监测网点位优化设计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作为今后地面沉降监测点布设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76.
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及小波变换提取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的不均匀沉降信息,得到以下结论:1)北京平原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昌平、顺义、朝阳及通州,最大地面沉降速度-30.64mm/a,其中朝阳区和通州区的不均匀沉降最为严重;2)京津高铁北京段存在3个主要的不均匀沉降段,其长度分别为18.84km、11.06km、3.6km,不均匀沉降段占该线路总长度的62.97%。研究表明,PS-InSAR方法可以获取区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趋势,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去除数据噪声,从而利于铁路沿线不均匀沉降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277.
为探讨渤海西部在多重环境因素变化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分析了渤海西部4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了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中As、Cu、Cd、Cr、Hg、Ni、Pb、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7 mg/kg、255 mg/kg、014 mg/kg、689 mg/kg、0037 mg/kg、303 mg/kg、223 mg/kg、757 mg/kg;Cu、Cr、Ni、Zn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小于63 μm细粒沉积物呈显著正相关,其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明显受到有机质含量和沉积物粒径的控制,而As、Hg分布没有明显受到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富集系数显示,Cr、Ni、Pb和Zn为无富集,Cu、As为轻度富集,Cd和Hg为中度富集。与多种背景值和一致性沉积物质量基准相比较,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Pb、Cd的含量超出背景值,而Cu、Zn、Ni、Cr、As、Hg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异常,但其含量水平引发有害生物效应的可能性不大,尽管重金属元素含量偏高,但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78.
随着GPS、GIS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调查这项综合的、基础的地质工作,无论从野外的研究手段,还是室内的成图方法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研究手段的不同,导致地面点的表示方法有所差异。GPS野外定点是使用WGS84坐标系,而地质图在成图时所使用的地理底图则是投影后的平面坐标系。因此,本文将详细讨论GPS数据与我国地质图的高斯坐标数据的配准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GPS及不同功能地质制图GIS平台,给出 相似文献
279.
地层条件下油气储集岩多参数同时测试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油气储层的物性参数是油气地球物理(特别是勘探地球物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油气储层深于下,只有在地层条件下测试获得的物性参数和能代表油气储层的真实性质。不同物性参数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只有相同地层条件下,同时测试这些物性参数才能准确地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岩石物性参数自动测试系统”就是国际上第一台能够在地层条件下(温度:常温-200℃;围压1-140MPa,孔隙压力0-70MPa;轴压0-100 相似文献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