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作为本校项目负责教师,在策划、组织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校师生的积极配合。三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龙潭河沿线设置了宣传牌,并定期清理河畔垃圾,积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9、2000~2002、2007、2009年TM卫星遥感影像和1989~2009年气象数据分析:近20年来,西藏多庆错湖水面积呈显著的减小趋势,20年内减小了28.4km2;湖泊所在的帕里站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分析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使冰雪加速融化,导致湖泊补给水源不足是湖泊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那曲市2017~2019年6~8月发生的热对流降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出现了27d的热对流天气,午后热对流降水最集中的时段是15~17时;出现热对流天气时最高气温(Tmax)、最高地温至少分别达到14.2℃、32℃,日最高气温、最高地温与08...  相似文献   
15.
选取西藏地区18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时降水资料,分析近46年昼夜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46年,西藏大部分地区各时段夜雨率均呈减少趋势,昼雨率呈增多趋势;夜雨天数冬半年各区域都呈增多趋势,年和夏半年东北部和藏西北地区呈增多趋势,其他区域呈减少趋势,而昼雨天数大部分地区年、季都呈增多趋势。昼、夜雨率和雨次的年代际变率较大,各区域年代际变化不一致,无明显的增减趋势;夜雨率冬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各区域年、季多为异常偏少。昼雨率冬、夏半年出现异常较多,年和夏半年多异常偏少,冬半年基本上为异常偏多;夜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的最多,东部地区以异常偏少居多,中西部地区以异常偏多为主。昼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南部边缘地区均为异常偏多,藏北地区也以偏多为主,其他区域多异常偏少。西藏大部分地区年、季昼夜雨率的大小更多依赖于降水强度,而非雨次的多少。  相似文献   
16.
飞地增长是指新增建设用地与原有建设用地相离的扩张方式,是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以多源地理大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斑块尺度单元,测度中国三大城市群在1995—2015年间新增飞地斑块空间活力水平.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飞地斑块数量最多、总面积最大,而斑块空间活力最低;珠三角地区的飞地斑块数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landsat陆地资源卫星数据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矢量编目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气候统计方法,提取并分析了1987~2014年西藏年楚河流域冰川及冰川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7年年楚河流域内共有冰川82条,1987~2014年冰川总面积呈减少趋势,冰川面积减小18.386km2(8.34%),变化率为-5.23km2/10a;1987年流域内面积大于0.2km2的冰湖共有8个,1987~2014年,冰湖总面积呈增加趋势,冰湖面积增加1.489km2(7.06%),变化率为0.323km2/10a;年楚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0.28℃/10a)。降水对冰川和冰湖变化影响较小,温度的持续升高是冰川和冰湖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影像的西藏典型内陆湖泊变化研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2-2009年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2000-2009年的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分析得出,2002-2009年西藏典型湖泊面积变化显著:位于西藏藏北地区的色林错、当热雍错、扎日南木错湖泊面积呈扩大趋势,在8 a内分别增长了241.97 km2、12.8 km2、11.69 km2;位于...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青藏高原低涡和切变线(简称高原低值系统)年鉴、国家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高原低值系统多、少发年夏季高原地气温差变化的差异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原夏季地气温差对高原低值系统的发生和移动有明显的影响。在低值系统频发区,多发年的地气温差明显比少发年高。(2)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中部、东北部及西南地区在多发年降水偏多,高原南部和东南部则在少发年降水偏多;我国东部地区,多、少发年降水差异自南至北呈“+”、“?”、“+”、“?”、“+”的差值带分布特征,即华南、江淮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在多发年偏多,江南地区和黄淮流域降水则在少发年偏多。(3)高原低值系统多、少发年夏季对流层的环流系统及相应垂直速度、水汽输送变化有明显差异,并影响青藏高原和我国降水的变化。在高原地区,多、少发年之间环流的差异是受高原东部和南部的气流辐合(辐散)场、相应的垂直运动差值上升(下沉)、水汽输送辐合(辐散)区域变化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则是受南海到华南、长江流域、华北到东北为气旋(反气旋)环流系统及其间辐合(辐散)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含港台地区)的正式代表共16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15篇并由青海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刘彦随、卓玛措主编的《中国土地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