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大地测量中法方程病态性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大地测量中,法方程病态问题大量存在。由于病态性的存在,致使按最小二乘法解算参数估值精度变差发生扭曲,最终使所得结果不能使用。重点研究奇异值分解法(SVD)和误差转移法解决病态问题的思想、途径、对关键问题的处理、适用范围等。最后通过GPS实测数据来验证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其解算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解决法方程病态性问题,且算法简便、易懂,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利用中国区域88个探空站2015-2017年的数据,以地表温度、地表水汽压、纬度、高程、年积日作为模型输入因子,以积分法获得的Tm值为学习目标,建立适用于中国区域的Tm模型PSOTM。以2018年探空数据为参考值评定PSOTM模型精度,并与Bevis、GPT3、传统BP神经网络(BPTM)、GRNN神经网络(GRNNTM)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OTM模型年均RMSE为3.08 K,相对于Bevis、GPT3、BPTM和GRNNTM模型分别降低26.84%、35.97%、15.38%和4.94%;PSOTM模型年均bias为0.32 K,相对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分别降低68.93%、82.42%和72.41%,较GRNNTM模型升高37.50%。PSOTM模型在中国区域不同纬度和高程的精度与稳定性优于Bevis、GPT3和BPTM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3.
由于计算机软件主流思想的影响,原有的BAISC语言为指导的GPS编程方法也应进行改进.本文在原有GPS编程方法上进行改进,来处理GPS数据,将数据和定位解算通过类的声明来联系,实现了数据的封装,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内业数据检核中经常要对点的外业实测坐标与内业成图后的坐标进行比较,以此来发现是否出现造点或是点位挪动的情况.同时经处理后的观测数据能直观地得到外业人员想要的三维坐标,可方便地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工作.以南方全站仪为例,利用Matlab 与visual C++混合编程生成可脱离Matlab环境直接运行的可执行文件,并给出相关...  相似文献   
35.
采用中国区域2017~2018年与GNSS站并址的49个探空站资料对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的精度进行评估,再利用49个GNSS站结合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反演日均大气可降水量PWV,并采用与GNSS站并址的探空站数据对其精度进行评定。实验得出:1)在中国地区,1°分辨率的GPT3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优于5°分辨率,其气压、气温和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的偏差均值分别为0.73 hPa、1.34 K和-1.67 K,均方根误差均值分别为4.21 hPa、3.75 K和4.15 K;2)利用GPT3模型提供的气温结合Bevis经验公式反演的PWV与GPT3模型提供的Tm反演的PWV精度相当,且2种方法反演的PWV和探空资料实测地表温度反演的PWV呈现很好的一致性,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反演PWV的精度优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36.
对流层湿延迟是GNSS误差源较难改正的部分。主流的天顶湿延迟(ZWD)经验模型大多基于单源数据,如探空数据或再分析资料的一种,且通过预设模型函数表征ZWD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难以准确描述ZWD在不同尺度上的非线性复杂变化,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此问题,基于多源数据和具有强大非线性逼近能力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构建了一种ZWD预报模型。首先,采用GRNN模型优化和降采样两种不同数据源的格网ZWD,并将其与探空ZWD合并,获取高质量的ZWD数据集;然后,根据ZWD受时空影响较大的特点和机器学习的特点,设计了GRNN训练模型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最后,采用后验寻优的方法确定模型参数,进而获得最优的预报模型。经探空ZWD验证,相比国际典范经验模型GPT2w,模型的精度提高了25.3%(以RMS计);相对同方法单源(探空)数据模型,精度改善了11.1%;且模型的预报精度具有良好的时空稳定性。此外,计算效率和PPP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效率可满足GNSS实时应用的需求,且应用于PPP的改进效果优于GPT2w。本文所提方法无须预设模型函数即可获得较高的ZWD预报精度,为ZWD模型化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7.
在介绍经验映射函数NMF和动态映射函数VMF1、GMF模型的基础上,利用ECMWF提供的格网数据,具体研究和分析了这3种映射函数1 a中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随高程、纬度、高度角变化的特点,并比较了3种映射函数随高度角的变化对斜路径延迟估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基于改进阈值法的小波去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朝龙  刘立龙 《测绘工程》2012,21(3):18-20,34
给出一种改进阈值算法,与现有的两种算法的消噪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改进阈值去噪方法在均方根误差和信噪比意义上均优于已有的两种改进阈值去噪方法,改进公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9.
通过GPS三频组合观测值周跳检验量,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原则选择最优组合观测模型的方法,选择了一组最优组合模型。通过各载波间的频率关系,模拟出L5频数据,编制了周跳探测软件,通过实例验算,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探测周跳精度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40.
附加约束法及其在GPS快速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立龙  刘基余  李光成 《测绘科学》2005,30(5):38-39,42
针对在短时间内GPS观测方程的法方程容易形成病态的实际,探讨用附加约束条件来消除其病态性的方法,然后用LAMBDA方法确定其整周模糊度,实际实验证明,对于单频GPS接收机,利用连续几个历元数据,使用该技术即可正确确定整周模糊度,从而实现厘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