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6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花尾胡椒鲷与胡椒鲷5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梯度凝胶电泳的方法,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和胡椒鲷(Plectorhynchus pictus)7种组织中的5种同工敏(EST,LDH,MDH,ME,POD)进行比较研究,对所研究的5种同工酶在2种鱼的组织分布、位点表达及活性作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2种鱼的ME同工酶谱非常相似,只在活性上略有差异;EST,LDH,MDH和POD酶谱存在不同程度的种间差异。可作为花尾胡椒鲷和胡椒鲷的遗传鉴定标记。  相似文献   
62.
大弹涂鱼血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了大弹涂鱼外周血胞的显微结构,血涂片经过染色,可鉴定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未发现酸性粒细胞和碱性粒细胞。红细胞数量多,圆形,具圆核。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单核细胞体积最大,淋巴细胞有大小两种: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还见到红细胞、大、小淋巴细胞可在外周血液中通过直接分裂产生。此外,血液中还观察到分解、解体状态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63.
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3年5~11月,水温24.5~32℃,pH8.1~8.3,盐度21.2~32.0时,在湛江市东海岛分别利用室内水泥池、对虾高位池、自然海区砂滩以及水泥沉箱进行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 Larnarck)人工养殖方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养殖的合适密度为:室内水泥池300~400个/m^2高位池和天然海区砂滩100~200个/m^2,水泥沉箱0.63m^3 200~250个/箱;方斑东风螺最佳饵料为蟹类,其次为虾类,然后是鱼类。经过3个月的人工养殖,生长最快的方斑东风螺由平均壳高0.7cm长至4.8cm。  相似文献   
64.
两种微藻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中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往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水体中引入波吉卵囊藻(Oocystisbor gei)和微绿球藻(Nannochlorisoculata),检测对虾养殖水体及虾体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变化,研究这两种微藻对对虾养殖环境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波吉卵囊藻和微绿球藻能有效地抑制异养菌和弧菌的生长.实验组中养殖水体、凡纳滨对虾肌肉及肝胰脏中的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特别是肝胰脏中弧菌数量在实验后期比前期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波吉卵囊藻实验组的抗弧菌作用最强.由此可见,采用选择优良藻种进行微藻生态调控对防治对虾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花尾胡椒鲷脾脏和头肾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鱼类脾脏、头肾是机体造血的主要器官。通过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脾脏显微结构观察发展,其被膜较薄,小梁少而细,实质由白髓和红髓相间排列组成。白髓中淋巴细胞聚集成群,未见明显脾小结、淋巴鞘。红髓由脾索与脾窦组成。脾脏中有椭圆体,其未端向脾髓开放。头肾器官有两种静脉和丰富的血窦。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门静脉及其血窦周围,形成淋巴细胞聚集区。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头肾静脉及其血窦周围,形成粒细胞聚集区。  相似文献   
66.
肖翔  刘楚吾 《海洋科学》2006,30(4):59-31
取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Bloch)、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For-skal)、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Bleeker)和约氏笛鲷(Lutjanus johniBloch)肝脏组织,分离纯化其线粒体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在红鳍笛鲷共发现4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 1,其mtDNA多态度为0.002 9。在紫红笛鲷共发现6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5 1,其mtDNA多态度为0.005 5。在勒氏笛鲷共发现3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8 6,其mtDNA多态度为0.001 2。在约氏笛鲷共发现5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8 3,其mtDNA多态度为0.002 0。  相似文献   
67.
测定了南海海域绿海龟(Chelonia mydas)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 b,EU918367、EU918368)和控制区(D-loop,EU918363、EU918364、EU918365、EU918366)的全序列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EU600157、EU600158)5’端DNA标签序列。Cyt b基因全序列和COⅠ标签序列(DNA barcode)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比对,确认样本均为绿海龟。D-loop区序列聚类分析显示中国南海绿海龟分别与中东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绿海龟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8.
南海常见硬骨鱼类COⅠ条码序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南海硬骨鱼类40个物种89个样本的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约660bp的部分序列,即COⅠ条码序列。综合比较了《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海洋鱼类志》、FishBase鱼类形态学分类库、ITIS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和生物条码系统(The 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BOLD)的相应形态学与DNA序列资料,在揭示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必要性基础上,探讨了COⅠ条码序列在硬骨鱼类辅助物种鉴别和适用性,并对运用该条码序列库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初步摸索。结果表明,COⅠ条码序列获取便捷,广泛适用硬骨鱼类物种鉴别,并可用于低级分类阶元的系统进化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为分子生物学辅助分类、市场监督、资源有序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在透视电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绿海龟 Chetonia mydas的外周血细胞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透视电镜下,红细胞核卵圆形,细胞质均匀无细胞器;淋巴细胞核内异染色质较少,多聚集于细胞核的中央,胞质中只有少量颗粒和空泡;单核细胞表面有少量伪足状突起,核呈马蹄形,核内异染色质多,胞质中有少量小的嗜天青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有细小胞突或伪足,胞核呈V形,分叶,核内异染色质分布均匀,胞质中特殊颗粒多,圆球形,大小不一,颗粒电子密度高,环绕在胞核周围;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具有细长的指状突起,核内异染色质多,胞质内含有特殊颗粒和嗜天青颗粒两种,胞质中还有少量的空泡和内吞泡;嗜中性粒细胞表面可见突起和微绒毛,细胞质丰富,含有两种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颗粒,胞质内有吞泡.在扫描电镜下,红细胞长椭圆形,可以看见细胞核,细胞表面光滑,无突起;淋巴细胞根据细胞表面结构的特点可分为两种: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表面凹凸不平,有粗短密集的微绒毛突起,T淋巴细胞表面光滑,无微绒毛突起;单核细胞表面多皱褶,皱褶较B淋巴细胞的起伏大一些,扫描电镜下下还可见到正在分裂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胞体比一般细胞大,外形不规则,经常伸出伪足把其他细胞包围起来;血栓细胞形态不规则,多有细长突起,聚集成团;粒细胞表面不光滑,有许多皱褶及不规则突起,突起易脱落;提示所有白血细胞表面具有突起,具有吞噬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乌龟红血细胞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龟骨髓、脾脏、肝脏等组织涂片的观察研究,发现骨髓是乌龟红细胞主要的造血器官;红血细胞的发育过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着重描述了各阶段红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对乌龟红血细胞的发育及命名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