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204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2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并带动了城市的大规模改造和城区面积的扩大,大量新的建筑物应运而生,房屋装修业也随之兴起。然而,房屋装修可引发室内环境污染,而室内环境污染可诱发多种疾病。如某医院收治的1000多名白血病患者中,有46%是在房屋装修后半年内发病的。因此,室内环境的优劣是影响每个人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42.
用噪声成像方法研究云南地区强震前地震面波速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  刘杰  史海霞  周龙泉  苏有锦 《地震》2011,31(3):103-111
本文利用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云南地震台网46个台站的连续波形资料, 采用背景噪声方法计算云南地区不同台站对之间的面波延迟时间, 通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不同时间段相同时间窗长的面波波速分布。 根据试验, 将三个月的时间窗长作为云南地区得到稳定信噪比的延迟时间的叠加天数。 结果表明, 不同时间段得到的波速结构具有明显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明: ①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 程海断裂带波速增加, 能量积累加剧; ② 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前攀枝花地区处于速度升高和速度降低的分界带上; ③ 2009年姚安6.0级地震前震中所在区域面波波速升高, 而震后出现降低。 与传统的动态成像相比, 背景噪声方法由于采用固定的台站对, 不同时间段的射线固定, 这样可以减小由于不同时段地震分布不均一和震源定位而引起的误差, 使动态反演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643.
考虑裂隙水压力的岩体压剪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邓华锋  李建林  刘杰  朱敏  郭靖  鲁涛 《岩土力学》2011,32(Z1):297-0302
在库水位大幅度升、降变化时,容易导致岩体内增量裂隙压力的集中,使断裂面上有效应力降低,裂纹面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增加。当达到临界强度因子时,可能使岩体内裂纹、裂隙贯通、扩展,形成连续的复式破坏面,从而使边坡稳定性降低,造成边坡的失稳。基于此,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裂隙水压力对裂纹强度因子的影响,对考虑裂隙水压力作用的Ⅰ、Ⅱ型复合裂纹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Ⅰ、Ⅱ型复合裂纹的裂纹扩展角的变化,不仅与裂纹的闭合程度、斜裂纹倾角、双向应力大小有关,还与裂隙水压力的大小、裂纹面的摩擦系数有关;并且在相同情况下,未闭合裂纹的扩展角要大于闭合裂纹的扩展角;对于闭合裂纹,裂纹面摩擦系数越小,扩展角越大;最后,推导了基于摩尔-库仑准则考虑裂隙水压力的岩体断裂韧度KIc、KIIc和压剪状态下Ⅰ、Ⅱ型复合断裂判据。研究成果为分析水岩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失稳破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4.
刘杰  李建林  宛良朋  蔡健  肖蕾 《岩土力学》2012,33(Z2):275-282
基于卸荷岩体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岗山水电站坝肩边坡进行研究。以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为计算平台,对比分析坝肩边坡卸荷后,不同地震加速度及不同锚固长度和锚固吨位在卸荷条件下关键点的位移和应力以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认为边坡开挖变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卸荷回弹,另一部分是由于大吨位锚索施加后产生的朝向坡内的压缩变形。研究表明,由于锚索穿过V岩体底部界线,在可能的滑坡剪出口形成强大的阻滑键,增加锚索长度或吨位均可有效地减小坝肩塑性区,地震加速度为0.1g和0.15g时,在各加固吨位下均可能形成塑性区的贯通;在不同的地震加速度下,受不同锚固长度和锚固力影响,不同关键点处水平向位移呈现线性变化和非线性变化,非线性关系中的拐点应重点关注;若要减少岩体塑性区,相同比例下增大锚固长度效果更好。为了有效减少在高地震烈度时边坡塑性区的发育,建议采用增加120%的锚固长度。  相似文献   
645.
四平-双辽地区处于中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地带,也是全球第四纪古环境变化较敏感地区.在深入论述孢粉特征及生态背景、古气候特征、环境变迁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了森林草原、疏林草原、草原3个生态背景;总结了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具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指出了松辽盆地南缘第四纪生态环境历经3次沙地扩展和2次收缩变迁过程;提出了近代生态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新认识,并提出了防止沙漠化趋势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646.
张杰卿  刘杰  周龙泉 《地震》2009,29(3):126-135
文中根据2000年云南姚安6.5级地震后,流动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记录到的地震序列走时和波形资料,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的方法,反演了震源区的VPVSQS的三维结构。 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姚安6.5级地震发生在低VP、高QS扰动异常的边缘,大部分余震均发生在高、低VPQS过渡区域内。 VP的低值异常表明姚安震区存在一条NWW向断裂带,且异常深度达到10 km左右。 该文通过研究地震序列的分布特征并结合震源区速度结构和衰减结构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姚安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647.
李纲  刘杰  余素荣 《中国地震》2008,24(1):86-95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7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2次(表1),最大地震为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8.5级地震(图1).  相似文献   
648.
天山中部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新疆区域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结合前人对新疆速度结构研究的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利用地震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了天山中部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三维图像结果显示:天山中部地区波速呈现出不均匀性,45km深度以上各层波速表现出高速性质,45km以下的区域波速却表现出低速性质;纬向剖面显示出0~40km深度范围内波速起伏较大,而40km深度以下速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49.
通过对曼谷湾顶红树林区柱状沉积物D1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总氮(Total Nitrogen, TN)、稳定碳同位素(δ13C)及粒度等指标的分析,在210Pb建立的年代地层框架的基础上,重建了该地区近百年来有机碳的埋藏记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TOC含量和δ13C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35%~2.26%,-24.18‰~-22.67‰,均自下而上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区为河口型红树林,相比海洋型红树林,其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受红树林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受周期性涨落潮和河口径流的冲刷,较轻的红树林碳屑极易被分解或被带至外海,难以在沉积物中存储。综合研究区的环境因素,选择陆源、海源和人为源作为三端元,计算得出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以人为源和海源为主,陆源贡献相对较低。1939年以来,人为源有机碳贡献不断增大;1980—2008年间,因入海河流上游修建大坝,导致入海物质通量减少,加之该时期区域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降雨量相对减少,陆源有机碳贡献相对降低。因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等人类活动增强,人为...  相似文献   
650.
王丽凤  刘杰  赵金贵  赵静 《地震》2013,33(4):238-247
本文基于日本GEONET的GPS观测资料, 对日本2011年9.0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日本9.0级地震使中国大陆出现了显著的同震位移, 几乎对整个中国大陆都有影响。 位移量在中国东北地区最大, 接近甚至超过该地区的年运动速率。 震后1年观测到的形变基本上可由沿着断层面的蠕滑进行模拟, 粘弹松弛的贡献不大。 根据所得到的震后蠕滑模型, 震后1年形变所释放的能量等同于发生一个8.7级地震, 其影响主要在东部地区, 最大位移约为年运动速率的30%。 预测在未来2年, 该地震的影响范围将逐渐减小。 地震造成的粘弹松弛在未来50~100年的尺度上, 对东北地区有拉张效应。 日本9.0级地震整体上起到了卸载中国大陆在板块间挤压过程中所累积应变能的作用, 因此该地震发生后的几个月, 中国大陆东部的地震活动水平较震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