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01.
华蓥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岩溶、断层、涌突水、煤层段和瓦斯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总结了华蓥山隧道东口右线揭穿和通过煤层的施工技术,为隧道大断面安全揭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2.
GPS动态实时打桩定位系统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  姚连璧 《测绘通报》2006,(3):7-9,37
在应用GPS-RTK技术实现打桩定位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该系统的基本框架、设计流程、计算模块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203.
山东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南部山区,数十条支流穿过市区,向北汇入其干流.整个济南市的污废水通过遍布市区的支流排入小清河,导致小清河严重污染,丧失自净能力.被污染的小清河水以侧渗、灌溉等方式,通过土壤、包气带,污染浅层地下水,进而对周围居民生存健康造成威胁.研究表明,小清河淤泥底质及浅层土壤对重金属向地下水的扩散、迁移具有重要的“屏蔽”作用.因此,小清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在源头.现阶段,河床内淤泥底质不宜破坏,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不宜种植食用农作物.  相似文献   
204.
GIS属性数据精度的缺陷率度量统计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GIS数据采集规模的扩大和更新速度的提高,对GIS属性数据质量的检查、度量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抽样检验在测量数据精度分析中的思想,提出基抽样的缺陷率方法对GIS属性数据的精度进行度量。同时根据大多数GIS数据分层存储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采用分层抽样检验属性数据缺陷的方法,并给出基于分层抽样的属性数据精度的缺陷率模型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5.
刘春 《测绘学报》2001,30(4):367-367
目前GIS空间数据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数据源质量分析、位置数据精度分析、属性数据精度分析、现势性分析、数据逻辑一致性分析以及数据完整性分析等.许多学者在位置精度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涉及GIS数据数字化误差分析与图形要素的几何纠正,线元不确定性模型分析研究等.而在属性数据精度分析方面,则主要集中在遥感分类属性数据的精度分析和一些新方法的引入上,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文在总结前述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抽样的原理和方法对属性数据精度的度量、属性数据抽样检验以及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等作了探讨,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06.
刘春  丛爱岩 《四川测绘》1997,20(3):108-110
在GIS数字化输入空间数据时,经常碰到分幡接边时的数据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于综合考虑距离和整体结构的模糊数据匹配算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7.
卢靖雯  王勤  刘春 《地质学报》2022,96(10):3619-3638
岩浆侵位会引起围岩的接触变质作用和变形,虽然围岩中的破裂提供了流体活动和元素迁移的重要通道,但是大多数岩浆侵位模型忽略了围岩中热对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岩浆侵位的数值模拟原理和常用模拟方法,然后使用离散元软件MatDEM建立了二维的双层围岩模型和均质围岩模型,用孔隙密度流法模拟花岗质岩浆侵位和冷却过程中岩浆与围岩之间的流- 固- 热- 力耦合过程。结果表明岩浆侵位过程中围岩的裂隙发育和热对流对接触变质晕具有重要影响,围岩的裂隙发育和热传输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① 岩浆侵位初期的挤压力使围岩中产生广泛分布的、呈径向展布的剪裂隙,围岩以热传导和孔隙渗流为主导;② 在持续的孔隙流体压下,径向裂隙连通形成主干张性断裂并向上扩展,成为熔/流体迁移的重要通道以及伟晶岩型和热液型矿床的成矿空间,通道流和局部热对流控制了围岩的热传输;③ 在岩浆侵位后期,岩浆房附近围岩中的孔隙流体压增大,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形成大量张裂,加强了变质晕内的热对流,有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与只有热传导的模型对比,热对流使围岩中变质晕的宽度减小。接触变质晕的几何形态受侵入体的形态控制,但是变质晕宽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重建岩浆侵位过程中的变质- 变形- 成矿作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8.
不同条件下水压裂隙的发展特性对有效开采页岩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岩体在微观上为颗粒和孔隙的结构系统,提出离散元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离散元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应的三维离散元模型。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Mat DEM3D,通过控制模型的竖向应变与颗粒直径,来模拟地层中的应力与压裂速率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1)水力压裂产生裂隙的数量和方向受岩石的各向异性,压力状态和变化速率所影响。(2)裂隙在压缩波传播时发展,当水压力高速增加时,诱发的裂隙数量增多,并且有效能量(断裂热)百分比也随之增加,压裂作用也变得更明显。(3)当竖向应变为零时,50%的裂隙呈垂直状态,当竖向应变为-1×10-4时,裂隙趋于沿着最大压力方向发展,竖向裂隙的百分率增大。数值模拟和能量分析为定量地研究岩石水力压裂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9.
由于不同时期和阶段形成的地质图件,采用不同的GIS软件平台进行绘制,国内地矿部门常用MapGIS软件编制地质图件,而目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或资料集成中普遍采用ArcGIS作为软件平台,两者数据格式相互不兼容,因此,两种数据的共享和转换是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讲解了地质图件的转换过程,为数据转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near-surface layer(T_(1000 hPa)-T_(2m))and sea fog is analyzed using the NCEP reanalysis with a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l°xl°(2000 to 2011) and the station observations(2010 to 2011).The element is treated as the prediction variable factor in the GRAPES model and used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prediction of sea fog on Guangdong coastland.(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factor and the occurrence of sea fog is explicit:When the sea fog happens,the value of this factor is always large in some specific periods,and the negative value of this factor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or turns positive,suggesting the enhancement of warm and moist advection of air flow near the surface,which favors the development of sea fog.(2) The transportation of warm and moist advection over Guangdong coastland is featured by some stages and the jumping among these states.It also gets stronger over time.Meanwhile,the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warm and moist advection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northward advancing of sea fog from south to north along the coastland of China.(3) The GRAPES model can well simulate and realize the factor of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difference.Besides,the accuracy of regional prediction of marine fog,the relevant threat score and Heidke skill score are all improved when the factor is invo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