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松弛匹配算法是遥感影像匹配中应用广泛的算法之一,它是一种并行和迭代的算法,在匹配过程中利用了周边像素的信息,能够有效地避免临近匹配结果不协调、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对松弛算法的原理进行阐述,从收敛速度和错误率两个指标出发,针对多种不同的松弛匹配算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性能及其应用。实验证明,收敛速度并不能作为算法优劣的唯一标准,松弛算法应该更多地利用影像的背景信息来消除局部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2.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结晶分异机制概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刘志超  吴福元  刘小驰  王建刚 《岩石学报》2020,36(12):3551-3571
近年来,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高分异成因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另外,有调研工作发现,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是未来矿产勘探的重点靶区。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过程应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密切相关。但是,目前我们对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岩浆分异演化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也难以对其成矿效应进行有效评估。针对该问题,本文选择喜马拉雅带中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明显发生稀有金属矿化现象的岩体(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的然巴淡色花岗岩和高喜马拉雅带中的告乌淡色花岗岩)开展系统野外地质、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就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结晶分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综合近年来有关花岗岩结晶分异作用的研究进展,我们认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结晶分异过程可以划分为原地结晶分异和岩浆侵位运移过程中流动分异两种主要机制,大部分的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应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3.
随着Li DAR的迅速发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点云数据配准过程中,传统的配准算法比较依赖特征点匹配精度,粗差点的存在会较大程度地影响配准精度和配准效率。通过对罗德里格矩阵、整体最小二乘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罗德里格矩阵算法。在该算法实现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系数矩阵误差,降低算法实现过程中特征点坐标误差对参数求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参数算法和严密的罗德里格算法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在初始对应点坐标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仍能获得精度较为稳定的变换参数。  相似文献   
34.
作为喜马拉雅造山过程中的重要产物,藏南拆离系的发展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紧密相关。因此,对藏南拆离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演化过程和历史。虽然学术界对于藏南拆离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其形成机制仍然存在争议。本次研究选择藏南中部卓奥友峰地区进行研究,对侵入藏南拆离系下部的淡色花岗岩进行独居石和锆石U-(Th)-Pb定年。结果表明,该区域淡色花岗岩的活动时代为18~17Ma。前人分析得到这些淡色花岗岩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15Ma和~13Ma。结合前人热年代学工作,本文研究表明卓奥友峰淡色花岗岩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4Myr)从~700℃冷却到~120℃,平均冷却速度超过100℃/Myr。在13Ma以后,淡色花岗岩经历了较为缓慢的冷却过程(~10℃/Myr)。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指示了卓奥友峰地区藏南拆离系在17Ma或之前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13Ma左右。结合高喜马拉雅变质作用和淡色花岗岩研究,本文认为藏南拆离系的启动和发展可能主要受到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在峰期变质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