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1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ETM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发现了泊江海子环形构造,并对其进行了野外验证。研究认为,该环形构造不仅其成因与油气有关,而且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高光谱遥感技术及资源勘查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范围内可获取上百个窄光谱波段, 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3重信息.极高的光谱分辨率特性可以定性、定量探测在多光谱、宽波段遥感中不能被识别的物质.介绍了当前宽幅高光谱成像仪载荷研制最新进展以及星载高光谱成像数据模拟、定标与处理技术进展, 并在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调查方面进行典型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在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积累、技术研究以及全流程业务化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对高光谱数据在资源能源勘查中的推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赋存于地下的油气藏(田)一般都存在向地表微渗漏,油气藏上方烃类垂向微渗漏可引起近地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异常,这为航空高光谱技术用于探测烃类微渗漏信息成为可能,成为油气选区调查和寻找油气的有效技术方法。在准东2500 km2范围内开展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技术研究,获取了研究区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了与油气及与油气相关的粘土、碳酸盐、二价铁等信息,通过与已发现的油气藏(田)高光谱油气异常信息的对比研究,在准东地区落实了柳树河子和三台镇2个油气有利区。  相似文献   
34.
赣中抚州—永丰断裂新构造活动踪迹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州—永丰断裂作为江西省德兴—遂川断裂带的组成部分,通常认为是一条长期活动的控岩控盆控矿断裂。研究发现,该断裂在挽近时期具有明显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如清晰的线性影像、构造地貌单元分界线与断裂走向一致、具有地震活动纪录、温泉沿断裂分布等,表明该断裂是新构造。断层角砾岩特征及地层错移关系显示为右行正断层,南东盘向南东方向下滑,致使断裂两侧侵蚀深度或保矿条件明显不同:北西侧处上升盘,侵蚀深度较大,玉华山盆地体找铀潜力受限;南东侧处下降盘,侵蚀深度较小,上白垩统红层较厚,保矿条件良好,相山矿田北西部及红层深部具有较大的找铀远景。  相似文献   
35.
结合遥感地质找矿的典型案例,包括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铀矿和非金属等矿产,总结回顾了我国遥感地质找矿从起步-高潮-低潮-高潮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科技进步,指出遥感地质找矿历程虽然曲折,但一直在创新中前进,在曲折中进步,推动着我国找矿事业的持续发展,促进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发现.同时从国家需求、应用领域、技术发展和理念更新等四...  相似文献   
36.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遥感地质的角度对钱家店铀矿区进行了再认识。发现钱家店铀矿区在褶皱抬升之后,发生了断块隆起,形成断隆构造,控制了本区的铀成矿后生改造和多期成矿作用。认为钱家店铀矿区的成矿演化,经历了断陷→坳陷→褶皱抬升→断块隆起几个阶段,提出本区的构造反转成矿不限于前人认为的褶皱抬升和断层上下的反向错动,更具成矿意义的是断陷向断隆的构造反转。依据上述认识,探讨了开鲁坳陷进一步区域找铀矿的新思路和遥感地质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7.
笔者在新疆吉木萨尔地区开展航空高光谱遥感油气探测示范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油气渗漏地区往往有盐碱化现象。据此,利用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该区取得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遥感数据,采用自主开发的波段分类填图方法,对吉木萨尔农田、荒地和戈壁地区的油气渗漏异常信息进行了提取,经野外验证和化学分析,圈定了7处油气渗漏异常区。同时,构建了盐碱化的高光谱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盐碱化信息填图,并对吉木萨尔同一覆盖区的盐碱化异常进行了提取,圈定了盐碱化异常区。通过对油气渗漏异常区与盐碱化异常区的叠置聚焦分析,发现二者空间位置有高度的重合性。笔者认为这一高光谱遥感探测发现,不仅具有探索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其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高光谱遥感油气探测中,通过烃碱信息的相互印证,可以减少油气信息的漏判,提高油气渗漏信息识别的准确性。同时,在缺少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源,通过提取盐碱化异常和圈定盐碱化异常区的途径,帮助缩小找油气的目标区,为油气资源的调查、评价和选区提供新的信息和依据。上述研究同时表明,自然界的盐碱化可能并非全是由"干旱蒸发"形成,很可能还存在与油气有关的盐碱化,在油气勘查中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的盐碱化,特别是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将二者区分开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8.
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油气已是一项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新技术,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由于地表干扰因素复杂,信息真假识别困难,遥感探测油气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利用CASI/SAAI/TASI航空成像系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示范区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油气探测示范研究。笔者通过构建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识别模型,借助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曲线与干扰因素光谱曲线的对比和烃与蚀变矿物丰度值的消长关系,解决了油气渗漏异常信息提取中干扰因素的排除难题。同时,开发了适合油气信息提取的波段分类方法,并强调将油气地质知识,贯穿于信息提取的全过程,改变了以往只按已有程序处理,结合野外实际不够的倾向,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的效果。经示范应用表明,航空高光谱遥感在油气探测中可以快速、大面积地提取油气信息,区分含油地层和非含油地层;提取油页岩和含油煤层,直观其展布特征和控制要素,分析其不同地段的含油丰度;提取油气渗漏异常,尤其是第四系覆盖区地质人员不易发现,而对油气勘查有重要价值的弱渗漏异常信息,圈定油气渗漏异常区。上述这些探测效果,正是油气资源调查、选区和评价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高光谱遥感探测油气的技术优势,是其它油气勘查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油气资源调查和勘查中应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高光谱遥感技术找矿应用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探索。本文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成像系统(CASI/SASI/TASI),采用甘肃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金矿床定位模型及找矿应用研究。提出了航空高光谱遥感金矿床定位模型的构建思路,强调将目标(蚀变矿物及其组合)与背景(控制要素和成矿环境)相结合,而不是以往只重视蚀变信息,而忽视蚀变所处的地质环境;开拓出“矿床尺度的矿物精细填图技术”,并建立了工作流程,解决了建模的技术关键,明显提高了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矿床范围内的填图效果。在此基础上,选择柳园-方山口地区5个各具特色的金矿床,构建了不同于其他地质勘查技术建立的5个矿床定位模式,属航空高光谱遥感矿床定位模式,为该区的高光谱遥感模式找矿奠定了基础。经对5个定位模式共性的地质分析,探讨了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对该区的金矿床形成机理,从高光谱研究角度提出了新看法。运用所建立的定位模型,结合确立的金矿评价准则,开展了模式找矿工作,结果在柳园-方山口地区前人不知的盲区发现了3处值得进行深部探索的成矿有利地段,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实践表明,航空高光谱遥感金矿床定位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40.
高光谱数据挖掘技术在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系统分析数据挖掘技术概念内涵和高光谱数据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基于Hyperion卫星高光谱影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海量数据处理方法,开展高光谱数据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与影像镶嵌以及地质填图工作,探讨高光谱遥感技术在资源勘查与评价中的作用与应用潜力。研究表明: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层识别、岩石分类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