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行走在范县王楼镇大赵村的乡间公路上,两侧的柳树、红枫、栾树为春天装点上了充满活力的绿色,树下套种的波斯菊、格桑花也不甘示弱地吐露新芽,生动展现了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82.
山东庙岛海峡的峡道动力地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庙岛海峡的动力、沉积、地貌条件比较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对庙岛海峡的峡道效应和动力地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峡道形成及演变、潮流聚散与侵蚀堆积、涨落潮流歧路与登州浅滩形成、峡道泥沙搬运与沉积效应,结果表明,庙岛海峡具有显著的峡道效应,且峡道东西两段差异明显,对峡道以东的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海底泥沙运动和沉积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3.
对黄海-东海研究区深部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地震层析成像与重磁数据的处理结果,选择26°N~36°N,120°E~130°E的范围作为研究区,讨论了黄、东海研究区的深部结构特点及其与周边各地质单元的相互关系,完成了研究区两条剖面的密度结构反演,认为东海陆架地区地壳厚度变化与大陆地区相比并不明显,显著减薄开始于冲绳海槽地区,中地壳消失;琉球岛弧处地壳厚度明显再度增加,特别是上地壳的厚度增加最大,推断其原因应与俯冲作用及俯冲带附近板块与地幔的运动速率之差有关.地球物理场“东西分带”是黄海—东海地区壳内结构从西向东变化的反映,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研究区的岩石层结构出现以近EW向为优势的构造格局.因此推断深部近EW向的异常是三叠纪时期南北板块碰撞、挤压所致,浅部的NE向条带异常是后期构造运动在岩石层较浅部位构造效应的反映.黄海—东海地区岩石层结构存在浅部与深部优势构造方向不协调的现象.层析成像结果证实了南黄海东缘断层的存在,还勾绘出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为以40°左右的倾角向NW方向倾斜的高速带,另一条倾向基本相同的高速带则是南、北扬子块体结合带在深部的反映.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淮南煤田西部煤层甲烷资料的分析, 选择了煤炭储量的类别、煤层甲烷含量的有效测点密度和评价验证钻孔中参数的获取情况作为煤层甲烷资源量分级的综合指标, 建立了包括实证、控制、概略、远景和潜在等五个级别的煤层甲烷资源量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5.
刘建华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4):106-108,114
以ArcGIS平台为基础,以C#为开发环境,对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选择6个中等以上县级单元地类图斑进行赋值实验,研究发现基于GeoProcessing开发的多线程分乡镇赋值算法快速高效,基于此方法设计的耕地坡度级别赋值技术流程在江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县级数据库建设应用中,平均每个县级单元地类图斑耕地坡度级别...  相似文献   
86.
浅谈托克托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生态和农业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托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处于土默特平原的腹地,南临黄河北靠阴山山脉,经常有冷暖空气交绥,易产生对流天气现象,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个别地区又有明显的区域性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干冷。夏季短暂而暖湿。冷暖变化剧烈,雨量少,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352.4mm,年最少降水量为162mm.处于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87.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Cu61.13Zn33.94Al4.93 alloys, which were treated at 4 GPa and 700 °C for 15 minutes, was calculat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curves obtained at various heating and cooling rates. Then, the effects of high-pressure heat treatments on the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Cu61.13Zn33.94Al4.93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pressure heat treatments can refine the grains and can change the preferred orientation from (111) to (200) of α phase. Compared with the as-cast alloy, the sample with high-pressure heat treatment has finer grains, lower β' → β and β → β '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activation energy.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high cooling rate favours the formation of fine needle-like α phase in the range of 5--20 °C/min.  相似文献   
88.
基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海坛海峡的浮游生物与水文常规监测数据,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了海坛海峡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运用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予权重, 建立了较为合理可信的评估模型, 并初步给出了海坛海峡赤潮灾害生态风险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 春季, 中级-较高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海峡北部, 海峡南部主要为低风险等级; 夏季, 较高级风险区存在于南部, 绝大部分海区属低风险海域; 秋季, 以低中风险等级为主, 中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海峡的西北部与东南部; 冬季, 较高级与高级风险海域位于海峡的西北部和东北部。研究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 且富营养化指数权重较大, 减少氮磷入海可降低致灾、孕灾危险度, 进而能够降低赤潮灾害发生的风险。通过多年的赤潮事件结合验证表明, 赤潮发生的时空特征与致灾危险度分布具有较好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9.
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周边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应用岩石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陆架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其中盆地南部发育最全,以三叠—白垩系陆相碎屑岩为主,中部隆起带以发育侏罗—白垩系的陆相火山岩为主,以台湾海峡为中心的盆地南部有海相—海陆过渡相的中生界.在盆地南部钻遇的年龄为1680 Ma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在北部钻遇的糜棱片麻岩分别为浙闽东部前震旦纪变质岩和浙北晚元古代变质岩在海中的延伸.陆架地区晚古生代可能属于亚洲大陆东缘优地槽带的冒地槽,在盆地内尤其在东部坳陷带可能有晚古生代浅变质岩.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